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侯祠

武侯祠

①在今河南南阳市西郊卧龙岗。魏晋时始建祠于此。宋、元遭兵燹。今祠为明正统以后重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等。后有草庐、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三顾堂、野云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新建了汉画像馆和汉碑亭。

②亦名昭烈庙。在今四川成都市区南武侯祠大街北侧。为祭祀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庙宇。始建于公元5世纪。《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武侯庙,“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桓温平蜀,夷少城,独存孔明庙。后封武兴王庙。至今祠祀不绝”。原在旧城内,后建于旧城南郊,与先主庙毗邻。明初,形成君臣合庙的格局,明末毁于兵燹。今庙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 重建,占地四万平方米,有刘备殿、诸葛殿五重,大门额书 “汉昭烈庙”。内有唐元和四年(809) 裴度撰、柳公绰书、鲁建刻石的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后人称为 《三绝碑》。西南为 《汉昭烈皇帝之陵》。唐诗人杜甫 《蜀相》 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此。据同治 《成都县志》卷2载: 有三处武侯祠,除上与昭烈合祭祠外,城北簸箕街有丞相祠,城西北九里堤有诸葛庙,均早已不存。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在今陕西勉县南定军山下。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墓园古木荫翳清幽,并有正殿、庑房等古建筑,悬挂匾额、对联,衬以林立的碑石,更显得庄严肃穆。


(1)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卧龙岗。传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曾躬耕于此,魏晋时建祠纪念。元初遭兵燹,殿宇焚毁,大德年间重修。清康熙时,南阳郡守罗景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曾依此在祠外重建了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草庐、小虹桥、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梁父岩、诸葛井,与武侯祠的山门、大殿、清风楼、三顾堂、关张殿、石牌坊构成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祠内碑刻甚多,其中岳飞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书法洒脱俊逸。祠东南隅有台,传为诸葛亮读书处,西南隅有龙角塔。建国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了汉画像馆和汉碑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郊。西晋末年十六国成(汉)李雄为纪念三国蜀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原在成都少城内,后迁至南郊,与蜀先主刘备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现存殿宇系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在旧址上重建。杜甫《蜀相》诗云:“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祠内古柏葱郁,环境幽雅,青瓦红墙,殿宇宏伟。有著名唐碑,通称“三绝碑”。刘备殿东壁为近人沈尹默书《隆中对》,西壁有岳飞书《出师表》木刻。东西偏殿,有关羽、张飞等塑像。诸葛亮殿正中为武侯贴金塑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塑像。殿内外匾对甚多,最著者为清赵藩一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诸葛亮像前,有铜鼓三面,称“诸葛鼓”,铸于公元6世纪以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在陕西省勉县旧城东0.5千米处。祠内古木参天,建有殿庑、游廊、房舍7大院56间。祠堂北向,雷峰屏障于前,汉水环绕于后。祠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大殿内有诸葛亮泥塑坐像一尊,纶巾,羽扇,神态自然,侧塑关兴、张苞立像。唐杜甫在《夔州歌》云:“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悉破,云日如火炎天凉。”即指此祠。历代名人如桓温、李白、苏轼、王安石、陆游、顾炎武等,都在祠内留有墨迹刻石。现共有汉、晋、唐、宋、元、明等时期碑刻40余通。附近尚有武侯读书台、莲花池、卧龙岗、走马岭、马超墓、万寿塔等,均为游览胜地。1983年维修了大门、乐楼、东西辕门、琴楼、厢房、大殿、望江亭和围墙等。

武 侯 祠


猜你喜欢

  • 茅焦台 (臺)

    在今山东滨州市北滨城镇。因战国时齐人茅焦而命名。元于钦 《齐乘》 卷5: 真祐庙在“滨州城内,祀齐客茅焦兄弟。宋大观三年赐额真祐庙,政和六年兄封允济侯,弟强济侯。金末祠废。土人呼为茅神台”。

  • 顺化府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利调县 (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西北甘露)。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南部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 隆庆府

    南宋绍熙元年 (1190) 改普安军置,治所在普安县 (今四川剑阁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梓潼二县及江油、广元二市部分地。端平三年(1236) 移治苦竹隘 (今剑阁县东北小剑山顶)。元至元二十年 (

  • 吉利布拉克

    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当曲西岸。为清代西藏拉萨至西宁驿站之一。乾隆《卫藏通志》卷4:伊克诺木罕乌巴什“六十里至吉利布拉克”。

  • 会川县

    ①唐上元二年(675)置,属巂州。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寰宇记》卷80会川县:“以僚寇道路川原并会于此,故名县。”天宝末地入南诏。②金贞元元年(1153)改乾宁县置,为清州治。治所即今河北青县。明洪武

  • 苏泽堂

    在今广东化州市旧城内。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2:苏泽堂“在州署内,乾隆十二年建”。化州盛产橘,以“苏泽堂者为最佳,清风楼次之,红树又次之”。

  • 弘圣寺塔

    又名一塔。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北二十六里,点苍山龙泉峰东麓,地处大理古城西南郊。为正方形十六层密檐式中空砖石塔,高43.87米。明杨慎游记,考之史传,为隋文帝时建。俗名阿育王塔。《清一统志·大理府》

  • 博啰穆丹河

    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北支布林达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博啰穆丹河 “在黑龙江城西北四百里。……俱出西北兴安岭。博啰穆丹、巴勒坦二河会额赫河,南流入黑龙江”。

  • 克度关

    明置,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镇。《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克度关,“《志》云:在定番州东南百八十里,接广西境,属克度里管辖”。

  • 白面寨

    ①在今湖南新田县东南二十六里。明置巡司于此。②亦作站面砦。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明置土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