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岭
即今四川荥经县西南、汉源县北之大相岭。《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四年 (914),南诏寇黎州,前蜀将王宗范等击之,“破其武侯岭十三寨”。即此。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年),南诏寇黎州,蜀主以宗范、宗播、宗寿为三招讨以击之,败之于潘仓嶂,又败之于山口城,“破其武侯岭十三寨”。唐筑城于此,名武侯城。
即今四川荥经县西南、汉源县北之大相岭。《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四年 (914),南诏寇黎州,前蜀将王宗范等击之,“破其武侯岭十三寨”。即此。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年),南诏寇黎州,蜀主以宗范、宗播、宗寿为三招讨以击之,败之于潘仓嶂,又败之于山口城,“破其武侯岭十三寨”。唐筑城于此,名武侯城。
清改丰宁长官司置,属都匀府。治所在今贵州独山县西南上司乡。后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西南上司。属都匀卫。弘治七年(1494年)改属独山州。清末废。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明一统志》卷53建昌府:从姑山“在府城南五里。上有玉泉、玉洞、天梯、天柱等奇胜,又有伏虎洞”。《清一统志·建昌府一》:从姑山“在南城县东南五里。以次于麻姑而名。缘石磴而上数百级,
清初改散毛宣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雍正十三年 (1735) 置来凤县。清初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置为来凤县。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郑和航海图》作“大金”。
明弘治六年 (1493) 筑,属宁夏中卫。即今宁夏中卫县东六十里胜金关。明嘉靖 《宁夏新志》卷3宁夏中卫: 胜金关 “谓其过于金徙、潼关,故云”。
亦作濯筋水。又名清水。即今陕西北部黄河支流延河。《元和志》卷3延州肤施县:“清水,俗名去斤水,北自金明县界流入。《地理志》谓之清水,其肥可然,鲜卑谓清水为去斤水。斤一作筋。”
即今内蒙古镶黄旗驻地新宝拉格镇。1946年察哈尔镶黄旗迁治于此。“新宝拉格”,蒙古语意为新泉。
即今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之中北暗沙,位于中沙大环礁北部边缘。西距鲁班暗沙2.7海里,是一东西向长条形暗礁。1947年命名立夫暗沙。1983年改名中北暗沙。
一名南斑河。在今云南省南部。源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部,南流经思茅市东、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至勐腊县西北注入澜沧江。清《乾隆内府舆图》 作梭江。 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作
明 “九边” 之一。明弘治十五年 (1502)置,为军事重镇。治所在固原州 (今宁夏固原县)。防区相当今宁夏南部和甘肃东南部。《明史·兵志三》: “固原州,隶以四卫,设总制府,总陕西三边军务。” 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