槀城县
又作稾城县、藁城县。西汉置,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东汉废。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复置,属巨鹿郡。北齐改名高城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复名槀城县,大业二年 (606) 移治今藁城市,属赵郡。唐天祐二年 (905) 改为槀平县,属恒州。五代唐复名槀城县。北宋属真定府。元初升为永安州,后复为槀城县,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89年改设藁城市。
又作稾城县、藁城县。西汉置,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东汉废。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复置,属巨鹿郡。北齐改名高城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复名槀城县,大业二年 (606) 移治今藁城市,属赵郡。唐天祐二年 (905) 改为槀平县,属恒州。五代唐复名槀城县。北宋属真定府。元初升为永安州,后复为槀城县,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89年改设藁城市。
唐大历四年(769)置,属仙州。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五年(770)废。古县名。唐大历四年(769年)置,治今河南省叶县南。属仙州。五年废。
即塘路口。今湖南邵阳县驻地塘渡口镇。1952年邵阳县迁治于此。
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七十里大鹏山。清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三年(1798)清兵攻占箕山,罗其清北走,“与李全、王廷诏等尽奔大鹏寨。寨天险,广百余里”。即此。
①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南四十二里黑龙集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三年 (1864)十一月,捻军趋 “镇平之黑龙集”。②即今湖北襄阳县 (张湾镇) 西北黑龙镇。清设千总驻防。集镇名。在湖北省
北魏太和中置,与沃野、怀朔等为北魏六军事重镇之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之东。《水经· 沽水注》: “大谷水又南径独石西,又南径御夷镇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狄也。”
在今陕西神木县北。《元丰九域志》 卷4:麟州新秦县有 “兔毛川”。《清一统志 ·榆林府一》:兔毛川 “宋张亢破夏人于此。源出塞外,流入屈野河”。古水名。即今陕西省神木县境窟野河支流考考乌素沟。
即今广东澄海市。《明史·地理志》 澄海县: “本海阳县之辟望巡检司。嘉靖四十二年正月改为县。”
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西二里。《舆地纪胜》卷76复州:三阳湖“在玉沙县西二里。东曰朝阳,南曰南阳,北曰水阳,故曰三阳”。即“昭阳湖”。
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附近。《元和志》卷3原州百泉县:“可蓝山,一名都卢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十六国春秋》曰:赫连定据平凉,登可蓝山望统万城。”即此。
亦名海云山鸿庆寺。始建于唐。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唐宋时为成都著名寺院,有摸石求子之风俗。南宋 《岁华纪丽谱》: 三月 “二十一日,出大东门,宴海云山鸿庆寺,登众春阁,观摸石。盖开元二十三年灵智禅师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