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港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南。清光绪 《崖州志》卷2: 榆林港在 “城 (今崖城镇) 东一百三十里。西南与安南之陀林湾对望,约三百里许,为印度洋所必由之路”。日俄战争时,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东来,曾寄泊于此。
在海南省海南岛南端、牙龙湾西北侧,南临南海。因沿岸榆树成林,故名。分内、外两港,均为天然良港。外港区水域宽阔,群山包围,鹿回头岭和虎头岭两相对峙,为优良军港。内港风平浪静,为良好避风锚地。附近海面盛产鱼类,有马鲛、鱿鱼、龙虾等。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南。清光绪 《崖州志》卷2: 榆林港在 “城 (今崖城镇) 东一百三十里。西南与安南之陀林湾对望,约三百里许,为印度洋所必由之路”。日俄战争时,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东来,曾寄泊于此。
在海南省海南岛南端、牙龙湾西北侧,南临南海。因沿岸榆树成林,故名。分内、外两港,均为天然良港。外港区水域宽阔,群山包围,鹿回头岭和虎头岭两相对峙,为优良军港。内港风平浪静,为良好避风锚地。附近海面盛产鱼类,有马鲛、鱿鱼、龙虾等。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之华光礁。1935年命名为觅出礁。1947年改名华光礁。
唐渤海国置,属仙州。治所在今辽宁昌图县北四面城。辽改为归仁县。
西魏大统中置,为东义州治。治所在卢氏县 (即今河南卢氏县)。西魏末改为义川郡。
东魏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十里赤湖铺。北齐废。
明宣德六年 (1431) 改武仙县置,属象州。治所即今广西武宣县。清属浔州府。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为本县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黔江流域。属来宾市。面积 17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莆盛乡八甫村。《清一统志·思恩府》:匹夫关“在安定土司东一百八十里红水江北。峭壁万仞,下临大江,鸟道一线而渡,极为险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红水河北岸。下
北宋宣和三年 (1121) 废兑州置,属邕州。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元废。
南朝陈置,为绥越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属贺州。贞观十二年 (638) 又废。古县名。南朝陈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属绥越郡。隋属贺
战国魏邑。即今河南汤阴县治。《战国策·赵策三》: “魏安厘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即此。古邑名。即今河南省汤阴县。《战国策·赵策三》:“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即此
金置,属咸宁县。即今陕西长安县东鸣犊镇。宋敏求 《长安志》 卷11: 鸣犊镇 “在万年县南六十里镇西原,下有鸣犊泉,故名”。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北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鸣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