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桥镇

桥镇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治城桥镇西北二里。清雍正 《崇明县志》 卷2: “普济桥镇、中津桥镇俱在北关处,距城二里。” 民国 《崇明县志》 卷2: “邑称四镇为最繁盛。北曰普济桥镇,距城二里。……西曰貊貔庙镇,距城三十里。有周神庙,故名。” 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崇明县西北有 “桥头镇”,并记:“桥头亦称桥镇,距治二里,商业兴盛,过于县城。”1949年并入城桥镇。


(1)镇名。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北部。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 2.6 万。镇人民政府驻桥镇,人口1600。清末以处古石桥旁得名。1949年设桥镇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产小麦、玉米、油菜籽。有水泥厂。底县公路经此。(2)集镇名。在陕西省甘泉县西北部、北洛河北岸。桥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00。原名桥扶峪,渐成集镇得今名。主产谷子、玉米、小麦,特产桃仁、杏仁、黑木耳。有石油开采业。有公路通城关镇。


猜你喜欢

  • 沈巷镇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西南沈巷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青浦县:沈港镇“在县西南二十里,南通长泖,北通朱家角”。清光绪《青浦县志》卷2:沈巷镇“三国时沈友居此,故名”。在安徽省和县南部。面积66.54平方

  • 马陉

    一名弇中谷。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即此。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 长干巷

    古建康城巷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中华门外。《文选》卷5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刘渊林注:“建业南五里,有山岗,其间平地,吏民杂居,东长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 皆相连。大长干在越城东,小长干在越

  • 新塘沙贝村

    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南新塘镇。《清一统志·广州府二》: 新塘沙贝村 “在增城县西南。本朝乾隆十九年,设主簿驻此”。即今广东省增城市西南新塘。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设水师驻防。

  • 岭卫山

    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南。《清一统志·镇安府》: 岭卫山 “在归顺州西一百五十里荣劳洞地。高耸延亘,拦隔交趾,为一州捍卫,故名”。

  • 罗江

    即今贵州江口县北太平河。 《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省溪司: 罗江在 “司北二里。 源出江头山,至司西二十五里,其流始大,东流合于铜仁江。水产金。或谓之省溪”。

  • 进桑关

    汉代置,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三十六里莲花滩。《水经·叶榆河注》:“进桑县,牂柯之南部都尉治也,水上有关,故曰进桑关也。”

  • 赶水镇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明嘉靖十一年 (1532) 移东溪巡司于此。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面积198.2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赶水,人口2.5万。宋名捍水,后演变为赶水。曾为南平

  • 哈尔套街

    即今辽宁彰武县西北九十里哈尔套镇。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于此设县丞,民国改县佐。原名哈日陶力盖,蒙古语意为黑头山,以镇北低山呈黛色而得名。

  • 桑林镇

    即今江西分宜县东北双林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5袁州府: 分宜县东北有桑林墟。在辽宁省台安县西北部。面积206.2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桑林子,人口 1600。 因此地原来桑树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