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商邑,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引 《纪年》 称: “仲任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出自桐。”

②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水经·涑水注》 引 《竹书纪年》: “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 即此。

③西周国名。春秋时楚附庸国。偃姓。在今安徽桐城县北。《左传》: 定公二年 (前508),“桐叛楚”。杜注: “桐,小国,世属于楚。庐江舒县南有桐乡。”


(1)古国名。春秋时小国。在今安徽省桐城市西北。《左传》定公二年(前508年):“桐叛楚。”即此。(2)古邑名。(1)商邑。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北。《古本竹书纪年》:“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即此。(2)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古本竹书纪年》:“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即此。秦、汉时为桐乡。


猜你喜欢

  •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西西南部。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叔虞,建都于唐 (今山西翼城县西)。春秋初期,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形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所统一。晋献公迁都于绛 (今山

  • 烈屿市

    即今福建云霄县东南峛屿镇。清嘉庆 《云霄厅志》 卷1 《坊里》 有烈屿。

  • 罗目县

    唐麟德二年 (665) 招生僚置,为沐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大堡镇。《元和志》卷31罗目县: “罗目,僚中山名,因以名县。” 上元三年 (676) 州县俱废。仪凤三年 (678) 复置,属

  • 内方山

    ①在今湖北汉川县南六十里。《元和志》卷27沔州��川县:内方山“在县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阳台山”条下:内方山“在县南六十里,或以为《禹贡》内方,误也”。②

  • 武源县

    唐天授二年 (691) 分武康县置,属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德清县老县城北五里。景云二年 (711)改名临溪县。古县名。源,一作原。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析武康东乡置,治今浙江省德清县北。“以县界有武承

  • 黄松峪关

    明置,属平谷县。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三十二里黄松峪乡。《明史· 地理志》 平谷县: “又东有黄松峪关,与密云县将军石关相接。”

  • 诺水

    ①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艾不盖河。《汉书·匈奴传》: 元帝时,“ (韩) 昌、(张)猛与 (呼韩邪) 单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诺水东山,刑白马,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犁挠酒,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者

  • 周口镇

    亦作舟口、州口。即今四川蓬安县。清光绪 《蓬州志》: 州口 “在城东溯行五里,渡嘉陵而达,在龙角山之隈。……与州夹水,而当通衢,故曰州口。舟所泊,故曰舟口。市场所集,故曰舟镇,或云濂溪。周子之适合州,

  • 柴里 (裏) 斗六社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柴里斗六社 “离府治一百八十里”。

  • 鹿门堡

    蒙古至元五年 (1268) 围攻南宋襄阳城时建。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鹿门山附近。《元史·张弘范传》: 至元六年 (1269),弘范 “戍鹿门堡,以断宋饷道,且绝郢之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