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
在今河南郑州市一带。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7: 柴窑,“五代周显德初所烧。出北地河南之郑州。其地本不宜于陶,以世宗姓柴故名。然当时亦称御窑。入宋始以柴窑别之。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古来诸窑之冠”。
窑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相传为五代周世宗柴荣所创。
在今河南郑州市一带。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7: 柴窑,“五代周显德初所烧。出北地河南之郑州。其地本不宜于陶,以世宗姓柴故名。然当时亦称御窑。入宋始以柴窑别之。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古来诸窑之冠”。
窑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相传为五代周世宗柴荣所创。
北宋置,属清湘县。即今广西资源县。元至正中置巡司,寻废。明洪武六年(1373)复置巡司。清雍正八年(1730)移州同驻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西。元至正中于此置巡检司。清雍正八年(1730
简称麻里司。在今四川新龙县西南麻日乡。清嘉庆十二年(1807)置瓦述麻里土百户。
在今湖南桂东县南境,接江西、广东境内诸山。《方舆纪要》卷82桂东县:乌春山“峰峦攒聚,道径险僻。正德中,土人龚福全等倡乱,据乌春山、腊栗寨等处。十二年,官军分道自桂东、桂阳、郴州、临武等路合击,遂平之
北宋置,属石照县。即今四川合川市西三十里铜溪镇。
①东汉明帝改博山县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应劭曰: “在顺水之阳也。” 故名。西晋属顺阳郡。南齐改名从阳县。后复为顺阳县。北周废入清乡县。隋开皇初改清乡县复置,属邓州。移治今邓州市西三十里
在今西藏察隅县下察隅地区,察隅县治南四十二里处,沿察隅河右岸。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亦作喀勒塔尔奇。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一百七十里塔溪乡。清杨宾 《柳边纪略》 卷2: 黑龙江将军所辖十九站有喀尔塔尔几河站。《清史稿·地理志》 嫩江府: “科络尔又七十里至喀勒塔尔奇。”
即今河南洛阳市西南三十八里延秋村。清乾隆《洛阳县志》卷2:西南有延秋镇。
在今俄罗斯鄂毕河上游地区。《元史·土土哈传·牀兀儿》:大德元年(1297),“领征北诸军帅师逾金山,攻八邻之地。八邻之南有答鲁忽河,其将帖良台阻水而军。……还次阿雷河,与海都所遣援八邻之将孛伯军遇”。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境。一说在今西昌市一带。《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中,“连昌逆酋曰安守、曰五咱、曰王大咱,与越巂、邛部、黑骨夷并起为乱。……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焚三峡桥”。(1)在今安徽省郎溪县西。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