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柘林镇

柘林镇

①唐置,为军镇,属嘉州。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七十里沙湾镇。

②即今上海市奉贤县南十八里柘林镇。镇西旧有柘林城。《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柘林镇 “地连柘山,与青村所、金山卫相应援。嘉靖三十四年,倭贼盘据于此,四出焚掠,久之患息,因建堡置戍,城周四里,为防御要冲”。清设守备防守。


(1)在上海市奉贤区西南部。面积26.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柘林,人口 1100。因昔地有柘山,山上柘树成林,故名。《大清一统志》松江府:谓柘林镇“地近柘山”,故名。原名柘林城,一作柘林堡,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筑城垣,后毁于战火重建。1949年设柘林乡,1957年废入新寺乡。1984年析置柘林乡,1994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对虾养殖业发达。有针织品、五金、机械、光学玻璃等厂。莘奉、沪杭、奉柘公路经此。有柘林古文化遗址。(2)在江西省永修县西北部、修水北岸,西濒柘林水库。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新柘林街,人口 4500。1958年修建柘林水库时在此建街,与被水库淹没的柘林村相对应称新柘林街。1959年设柘林镇,1960年改公社,1974年复设柘林镇。产稻、鲜鱼等。有水力发电、雕刻、印刷等厂。柘林水库库区通客货轮,上溯武宁县新宁镇。公路东接316国道。辟有柘林湖风景区。(3)在广东省饶平县东南部。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柘林,人口1.1万。昔因其地柘树成林,故名。1952年建镇。1958年并入东界区,1965年分设柘林公社。1983年设镇。渔、盐业为主。盛产海鱼、食盐、蚶、蚝、紫菜等。石斑鱼、对虾、龙虾、鱼露多出口。有胶丝、造船、木器、五金、农副产品加工等厂。镇区自古为粤、闽、浙、台等地渔、商船过往停泊之地。清光绪年间成为商埠。柘林港是渔港。有公路通碧冈接324国道。古迹有镇风塔、白雀寺、七勺井、旗头山石刻群。


猜你喜欢

  • 鲁国

    西汉高后元年 (前187) 改薛郡置,治所在鲁县 (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市县地。东汉属豫州。西晋改为鲁郡。(1)西周周公旦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市东古城)。

  • 阴安县

    ①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集。西晋属顿丘郡。北齐废。②南朝宋侨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枞阳县北。南朝梁属枞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古县名。(1)西汉元鼎五年(前112年

  • 宁蒗

    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旧属永胜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仙居岭

    即上朱岭。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境。

  • 彭山县

    ①唐先天元年 (712) 以避李隆基讳改隆山县置,属眉州。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52彭山县: “因县之彭女山为名。” 天宝元年 (742) 属通义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眉

  • 水东墟

    即今广东电白县。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水东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水东圩“在县西南七十里”。1951年电白县由电城镇迁于此。

  • 黄竹山

    一名黄竹岭。在今湖北竹山县北。《元和志》 卷21竹山县: 黄竹山 “在县北一百里。山上竹色皆黄,因以为名”。

  • 南东海郡

    南朝宋元嘉八年 (431) 改东海郡置,属南徐州。治所在郯县 (今江苏镇江市)。南齐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丹徒等县市地。梁天监元年 (502)改为南兰陵郡。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改东海郡置,治京口(

  • 炭妇镇

    北宋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南。《方舆纪要》 卷84南康府建昌县 “芦潭镇”条下: “县南一里又有炭妇镇,今为妙明观。俗传许旌阳试弟子处。”

  • 孟爱府

    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 于孟爱甸置孟爱等甸军民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景栋东北孟开。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后废。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置,治今缅甸掸邦景栋东北孟开。属临安广西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