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柱洋
又名白鹭洋。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北柏洋乡。1934年为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驻地。
又名白鹭洋。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北柏洋乡。1934年为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驻地。
在今福建厦门市南万石植物园内。其地山势如仙人醉卧,称醉仙岩。岩上天界寺乃清乾隆年间月松和尚募化重修。寺后山巅有摩崖石刻“天界”二字。
即今河南宜阳县西北八里甘棠寨。《水经·洛水注》:“洛水东径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周书·陈忻传》:大统十年(544),“侯景筑九曲城,忻率众邀之”。即此。又称九阿。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水经注
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北二十五里茅村乡。民国 《铜山县志》 附图: 县东北有茅村镇。在江苏省铜山县中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茅村,人口3.6万。1953年属徐州市郊区,1957年属环
即今云南华宁县东华溪河。《方舆纪要》 卷115宁州: 婆兮江在 “州东六十里。源自澂江府抚仙湖流经州境,汇于婆兮甸,下流入盘江”。
①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南海县:“有赤岸、紫石二戍。”《元和志》卷34南海县:赤岸戍“在县东百里”。②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水经·河水注》:“大河又东径赤岸北,即河夹岸也。”
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六十二里瓶窑镇。清嘉庆 《余杭县志》 卷3: 瓶窑镇居民 “自农桑外,多以埏埴为业,故市廛与陶穴相望栉比”,以建窑烧瓶而得名。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北部,北邻德清县。面积129平方千米。
在今台湾省台中县东北,与花莲县交界处。北距南湖大山约十二里。海拔3703米。为台湾著名高山。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尖山“此山峻起清秀,故名曰尖山”。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武安州置,治所在武安县 (今越南海防市海防西北)。辖境相当今越南海防、鸿基一带。乾元元年 (758) 复为武安州。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北。《史记·晋世家》:“唐叔子燮,是为晋侯。” 《正义》 引《括地志》:“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城记》 云尧筑也。徐才 《宗国都城记》 云: ‘……唐者,即燮父所徙之处,其城南半
古印度。《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骞遣副使使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