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集
①即今安徽寿县西南板桥镇。明嘉靖《寿州志》 卷3: 板桥 “南五十里,王莹建”。清光绪《凤阳府志》 寿州: 板桥集在 “州西南七十里”。
②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桥集镇。明嘉靖 《寿州志》 卷1蒙城县有板桥集。清咸丰九年 (1859) 著名捻军首领陆连科殉难于此。
③即今安徽凤阳县东三十余里板桥镇。清光绪《凤阳县志》 卷3: 板桥 “在临淮东乡十里。旧以木渡。明嘉靖三十年……创造石桥,阅三岁而成,凡五孔十八弓,仍名板桥,以昭公德。旧无居人。兵燹后,归民萃聚,遂成市焉”。
①即今安徽寿县西南板桥镇。明嘉靖《寿州志》 卷3: 板桥 “南五十里,王莹建”。清光绪《凤阳府志》 寿州: 板桥集在 “州西南七十里”。
②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桥集镇。明嘉靖 《寿州志》 卷1蒙城县有板桥集。清咸丰九年 (1859) 著名捻军首领陆连科殉难于此。
③即今安徽凤阳县东三十余里板桥镇。清光绪《凤阳县志》 卷3: 板桥 “在临淮东乡十里。旧以木渡。明嘉靖三十年……创造石桥,阅三岁而成,凡五孔十八弓,仍名板桥,以昭公德。旧无居人。兵燹后,归民萃聚,遂成市焉”。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南大团镇。明隆庆二年(1568)该地区盐业兴盛,以“团”为单位划分区界,此地为第一团。俗呼头团。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一团镇即大团镇,邑南二十四里。”在上海市南汇区南部。面积26.
在今河南新县南。为小潢河发源处。《水经· 淮水注》: 黄水 “出黄武山,……东北入于淮”。
①在今江西弋阳县城西。《寰宇记》 卷107信州弋阳县: 葛溪水 “源出上饶县灵山,过当县李诚乡,在县西二里。昔欧冶子居其侧,以此水淬剑。又有葛仙冢,因曰葛水”。《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葛溪 “在弋阳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清一统志 · 黄州府》: 啸轩 “在黄冈县东南定惠院。宋苏轼有诗”。
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部、余杭市东部和海宁市西部。为隋大业六年(610)所开江南运河南段。宋《淳祐临安志》卷10:城外诸河“一由东北上塘,过东仓、新桥,入大运河,至长安闸,入秀州,曰运河”,即上塘河河道。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三十里,今已堙圮。《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渡船港 “在县东南。有渡口,去县三十里。至旧城平阳沙界沟渡,海面不过十里”。
唐贞观十六年 (642) 置,为溱州治。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西南青羊镇。北宋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东南扶欢。为溱州治。北宋时降为寨。
①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文山“在县西北九十里。文水历榆城,又南径文山下, 山因以名”。②在今福建龙海市西北。《清一统志·漳州府》:文山“在龙溪县东二十里。一名观音岩。北临大溪,
唐开元中置,属陇右节度使。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元和志》 卷39鄯州: 临洮军 “开元中移就节度衙置,管兵五万五千人,马八千四百匹”。后废。
在今贵州息烽县北养龙司乡。《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 养龙坑 “在 (养龙坑长官) 司旁。两山夹峙,潴流其中,泓渟渊深,龙藏其下。春初牧牝马其侧,多产龙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