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烟镇

松烟镇

清置,属和顺县。即今山西和顺县东南三十八里松烟镇。《清一统志 ·辽州》: 松烟镇 “在和顺县东四十里”。民国时有县佐驻此。1939—1945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置和东县治此。


(1)在山西省和顺县东南部,太行山西麓。面积28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松烟,人口 3400。传因奢隆《考槃全事》“余尝谓松烟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而名。1949年属三区,1953年设松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许村乡并入。地处清漳河上游谷地。产玉米、谷子、马铃薯。有农机、粮食加工等厂。榆邢公路经此。(2)在贵州省余庆县西北部。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松烟街,人口 5000。原名争铺,后因村周多松林,更名松烟铺,简称松烟。1932年置松烟镇及他山、牧羊、觉林、三星、二龙、三合、藏宝等乡,1942年乡并入松烟镇。1950年后多次分合调整。1984年复镇。1992年二龙、觉林、友礼、新台、中乐五乡并入。镇境多为丘陵地,是县内重要粮油产区。有李家寨水库。为余庆县北部最大农贸集市。有水泥厂。204省道与鄢松公路在此交会。古迹有他山摩崖。


猜你喜欢

  • 温汤井

    亦名温井。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唐杜光庭 《录异记》 卷6: “开州后倚盛山,东枕清江,泝江而北三十余里至温汤井。井水泉水,在北山上。麟德年因雷雨震霹,山脚摧裂,洞门自开。” 清魏源《圣武记》 卷9

  • 迎冬驿

    唐置,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北宋废。唐置,在今陕西省泾阳县东。属泾阳县。北宋废。

  • 唐河

    ①大清河支流。古称滱水。源出山西浑源县东南,曲折东流入河北中部白洋淀。《方舆纪要》 卷44浑源州: 滱水“发源州东南五十里枪峰岭,经灵丘、广昌二县境,出倒马关,入直隶唐县界,谓之唐河”。②上游曰赵河,

  • 新城郡

    ①战国楚怀王时 (前328—前299) 置,治所在新城 (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战国策·楚策一》: 城浑 “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一带。②三国魏黄初元年 (220) 改

  • 石羊城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赤云乡南。《方舆纪要》卷71安岳县:石羊城,“《志》云:在县东百二十里。元置县,明初废为石羊镇”。在遗址内,可见厚瓦与基石。

  • 虞关

    即今甘肃徽县东南五十里虞关乡。明置巡司于此。

  • 北岩

    ①又名濮岩。在今四川合川市北。《舆地纪胜》卷159合州:濮岩“在州北五里。或云即北岩”。明万历《合州志》卷1:濮岩“在州治西北三里。因濮国,故名。又曰北岩”。②在今四川资中县北,为资中四岩之一。《舆地

  • 秦上州

    即奉上州之讹。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

  • 旺清门

    一作汪清门。即今兴京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南旺清门朝鲜族镇。

  • 独头山

    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水经·河水注》 引阚骃 《十三州志》: 雷首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