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秋县
①西汉置,属梁国。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六十里。东汉属沛国。《后汉书·盖延列传》:建武二年 (26),盖延伐刘永,“永弃军走谯,延进攻,拔薛,斩其鲁郡太守,而彭城、扶阳、杼秋、萧皆降”。东晋废。
②南朝宋侨置,属南彭城郡。治所在今江苏无锡县境内。南齐建武四年 (497) 省。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属梁国。东汉建武中改为侯国,永平元年(58年)复为县。改属沛国。西晋以后废。
①西汉置,属梁国。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六十里。东汉属沛国。《后汉书·盖延列传》:建武二年 (26),盖延伐刘永,“永弃军走谯,延进攻,拔薛,斩其鲁郡太守,而彭城、扶阳、杼秋、萧皆降”。东晋废。
②南朝宋侨置,属南彭城郡。治所在今江苏无锡县境内。南齐建武四年 (497) 省。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属梁国。东汉建武中改为侯国,永平元年(58年)复为县。改属沛国。西晋以后废。
隋开皇十年 (590) 置,为合州治。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舆地纪胜》 卷118雷州: “海康郡,频海之东郊也。” 清嘉庆 《海康县志》 序: “粤东以海名县者四,而此独以康名。康者康也,言近海而迪吉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高平县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隆回县东北高平镇石脚村。后复名高平县。
在今广东陆丰县南。《清一统志·惠州府》:东海滘“西流出沙塘溪,合赤岸水出大德港入海”。
又称西阿巴哈纳尔旗。旧旗名。1949年由阿巴哈纳尔右翼旗改名,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南阿巴嘎大王府,属察哈尔省。1950年合并于西阿巴嘎西阿巴哈纳尔联合旗。
一名文旗山。在今福建政和县北。明嘉靖《建宁府志》 卷3 《山川》 政和县: 黄熊山 “在县治之北,县主山也。相传山尝有黄熊见,故名。堪舆家谓此山形如展旗,而无剑戟森布,非武也,特文人之旗耳,故又名曰文
战国秦昭王时筑,在今陕西周至县东三十里终南村竹园头村。西汉扬雄《长杨赋序》有“输长杨射熊馆”之句。《三辅黄图》卷1:“本秦旧宫,至汉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射熊观。秦汉游猎之所。
一名古雷山。在今福建漳浦县南古雷 (古雷头)。《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漳浦县 “梁山” 条下: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鼓雷山,断岸千尺,下瞰大江。潮至,怒涛急浪,其声如鼓如雷也。”
即西汉博乡侯国,王莽改为杨陆。故址在今安徽六安市西。《三国志·吴书·孙綝传》: “綝大发卒出屯镬里,复遣 (朱) 异帅将军丁奉、黎斐等五万人攻魏,留辎重于都陆。” 胡三省 《通鉴》 注以为“都陆即杨陆
唐洛阳城皇城正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旧唐书· 玄宗纪》: 开元二十年(732) 四月,“改造天津桥,毁星津桥”。清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5洛渠: 洛水 “西自苑内上阳宫之南,流入外郭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庐州路置,为江淮行中书省治。明洪武后直属南京。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庐江、无为、巢湖及湖北英山等市县间地。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