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武县
1931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上杭、武平二县合置,治白砂 (今福建上杭县东北白砂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32年1月裁撤,复置上杭、武平二县。
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1年由上杭、武平两县合置,治今福建省上杭县白砂。以两县各一字为名。1932年撤销,复置上杭、武平两县。
1931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上杭、武平二县合置,治白砂 (今福建上杭县东北白砂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32年1月裁撤,复置上杭、武平二县。
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1年由上杭、武平两县合置,治今福建省上杭县白砂。以两县各一字为名。1932年撤销,复置上杭、武平两县。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资丘镇南。民国 《湖北通志》 卷36长阳县: 黄柏山,“ 《县志》:在城西百三十里。高千余仞,广百数十里,南连四方台,亦高千仞,与本山相倚角。嘉庆元年,贼首林之华、覃家耀盘踞
(臺)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旧江陵县城内西南隅)。《后汉书·马融传》: 桓帝时,融为南郡太守,“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方舆胜览》
①北宋政和四年(1114)置,为隆州治。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南。宣和三年(1121)废。②1930年由遵化、密云、蓟县析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兴隆县。1949年划归热河省。1956年属河北省。③19
即尧祠。在今山西临汾市南五里尧庙村。《魏书·高祖纪》:太和十六年(492),“诏祀唐尧于平阳”。《水经·汾水注》:“汾水又南径平阳县故城东……水侧有尧庙,庙前有碑。《魏土地记》曰:平阳城东十里,汾水东
一作纳呼。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西盐池。宣统《新疆图志》卷80鄯善县:西盐池驿“旧名纳呼。旅店一,无居民,无草木,盐池在北山内”。
亦作无功县。西汉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南宁省宁平县附近。东汉末废。《水经·叶榆水注》:“江水对交趾朱鸢县,又东径浦阳县北,又东径无切县北。建武十九年九月,马援上言:臣谨与交趾精兵万二千人,与大兵合
即今四川剑阁县东闻溪河。《舆地纪胜》 卷184隆庆府: 闻溪 “即东园也。治平中,太守王纲有闻溪十二谏。又唐正元中,苏洪之刻闻溪贼”。《清一统志·保宁府一》: 闻溪 “在剑州东。源出五子、把寨二山,合
一名杜浦。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四十里周浦镇。元置下沙盐场及杜浦巡司于此。后盐场徙他处,巡司亦废。明嘉靖中又置三林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周浦镇 “明嘉靖三十四年,倭贼自柘林移据周
①亦名青蒲河、青菩河。在今江苏金坛市西。《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金坛县:大溪在“县西二里。东南流入于长荡湖。王氏樵云:县西有青蒲河,通昆仓河入长阳湖,即故大溪矣”。②白溪支流。即今浙江宁海县南之杨溪。
1914年改归化县置,属绥远特别区,为归绥道治。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隅旧城。1928年为绥远省会。 日占期间改为厚和特别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归绥市。1954年撤销,并入呼和浩特市和土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