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岭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杨梅岭在“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梧桐口。路出松阳,此为要隘”。
②即今福建霞浦县西杨梅岭。《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条下:“《志》云,州西有杨梅岭,产杨梅。宋开禧中,僧砌岭路, 自岭而下,东抵九里亭,西抵十八溪。嘉靖十六年,令杨志用石甃砌,悉平荦角,亦名杨公路。”
村名。在福建省霞浦县西部、马山冈南麓。属盐田畲族乡。人口850。昔产杨梅,故名。小浦公路经此,扼霞浦、福安二县市交通要冲。村南杨梅岭林场为省林业科研重点试验单位。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杨梅岭在“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梧桐口。路出松阳,此为要隘”。
②即今福建霞浦县西杨梅岭。《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条下:“《志》云,州西有杨梅岭,产杨梅。宋开禧中,僧砌岭路, 自岭而下,东抵九里亭,西抵十八溪。嘉靖十六年,令杨志用石甃砌,悉平荦角,亦名杨公路。”
村名。在福建省霞浦县西部、马山冈南麓。属盐田畲族乡。人口850。昔产杨梅,故名。小浦公路经此,扼霞浦、福安二县市交通要冲。村南杨梅岭林场为省林业科研重点试验单位。
唐置,属羁縻殷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北宋属商州。后废。
①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北。《清一统志·雷州府》: 雷公山 “在海康县西北四十五里。盘旋十余里,林木深郁。昔有雷震此地,因名”。②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北连雷公坪。苗岭高峰之一。海拔2179米,为清水江与都柳江
一名甑山。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南,汉水南岸。《左传·定公四年》:吴伐楚,楚子常“乃济汉而陈, 自小别至于大别”。《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小别山“县南十里。山形如甑,亦名甑山”。古山名。见“甑山”。或以为
又名热河。即今河北承德市北武烈河。有三源: 一出于围场满族自治县东南鹦鹉河; 一出隆化县东北七老图山茅沟河; 一出承德县北玉带河。三支流于承德县西北汇合南流,经承德市南入滦河。《水经·濡水注》: 武列
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改湘源县置,为全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七里柘桥村。后周显德三年 (956) 迁治今全州县。元为全州路治。明洪武九年 (1376) 废入全州。古县名。五代晋天福中以湘源县
南朝宋置,属宋康郡。治所无考,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东连火烧岭,南通福建光泽县,西连昂山,北接鳜鱼峰。《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 贵源山 “广七十余里。内多良田,物产蕃庶”。《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贵溪县:贵源山 “民俗淳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孝陵东一里。是顺治帝孝惠皇后及诸妃的陵寝。
清置,即今吉林梨树县东南叶赫满族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克尔素站又西南八十里至叶赫站。”后废。
唐武德三年(620)改冀城县置,又于县置伏州,治所即今甘肃甘谷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伏羌县制伏氐羌之义也。”八年(625)州废,县属秦州。至德后没于吐蕃,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