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杜陵县

杜陵县

①西汉元康元年(前65)改杜县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杜陵南五里。因在杜县之东,并修有宣帝陵,故名。三国魏改为杜县。

②南朝梁置,为杜陵郡治。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杜原县。唐武德五年(622)复为杜陵县, 属恩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废入阳江县。


古县名。(1)西汉元康元年(前65年)改杜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因宣帝筑陵(杜陵)于东原上,故名。属京兆尹。三国魏复改名杜县。(2)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阳江市西。为杜陵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杜原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名杜陵县,属高州,后属思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废。


猜你喜欢

  • 济阳郡

    ①西晋惠帝分陈留国置济阳国,东晋改为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县 (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堌阳镇)。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县东部、山东东明县南部。北魏废。②东晋明帝侨置于毗陵郡武进县 (今江苏武进县西北) 地。南朝齐改

  • 武宁溪

    即今四川长宁县东之长宁河。《明史·地理志》 长宁县: “治东西有二溪,并冷水溪,三溪合流入大江,曰三江口。又东出虞公峡曰淯溪,亦曰武宁溪,其下流入于大江。”

  • 张秋镇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方舆纪要》卷33东阿县“安平镇”条载:“五代周显德初,河决杨刘,遣宰相李谷治堤, 自杨刘抵张秋口, 即此。”北宋置景德镇。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置都水分监治此。俗仍谓之

  • 历城郡

    北周置,属灵州。治所在建安县(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黄河东岸)。隋开皇三年(583)废。《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径浑怀障西……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遂有历城之名矣。”北周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

  • 留县

    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江苏沛县东南五十五里。西汉属楚国,高帝六年 (前201) 封张良为留侯于此。东汉属彭城国。南朝宋属彭城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徐州。大业初属彭城郡。唐初废

  • 阳刘镇

    即杨刘镇。今山东东阿县东北杨柳镇。

  • 雾海河

    即今吉林德惠市南之雾开河。为饮马河支流。《清一统志 ·吉林一》: 雾海河 “在长春厅北九十里,源出吉林”,北流入饮马河。

  • 王祥河

    即孝水。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清一统志·河南府一》:孝水“俗谓之王祥河。盖因近祥墓而名”。

  • 崞山县

    北魏改崞县置,属繁畤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北周废。(1)古县名。北魏改崞县置,治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属繁畤郡。北周省。(2)旧县名。晋绥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崞县析置。1941年

  • 啰没宁堡

    北宋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蒿川乡东。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