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李村镇

李村镇

即今河北黄骅市西北李村乡。清设李村巡司。民国初设县佐于此。


(1)在河北省鹿泉市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李村,人口 3930。原名里村,后改今名。1953年设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复镇。石津总干渠流经。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建材、磷肥、塑料等厂。京获、石岗公路经此。(2)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北部。面积101.4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李村集,人口760。明建村,以姓氏为村名。1949年分属菏泽县八区、六区,1957年分属菏泽县李村、高庄两乡。1958年属临黄公社,1959年改名高庄公社。1963年建李村公社,1984年改建为李村镇。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盛产大豆。有机械修配、印刷、地毯、水泥预制、砖瓦窑、建筑、缝纫等业。刘口民权公路从本镇刘庄发端。黄河在刘口设渡口与黄河北濮阳市沟通。沿黄河大堤有黄河专用铁路线。(3)在河南省偃师市西南部。面积82.3平方千米。人口7.1万。镇人民政府驻李村,人口 5500。曾名威宁寨。传明代有一字李村者官居吏部天官,为炫耀自己,以其字号命村名。原为“洛阳四大镇”之一,号称“小洛阳”。1958年建李村公社,1961年改区,1962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甘薯、烟叶等。有酶制剂、化工染料、印刷等厂。巩龙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成都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成都府置,为四川行中书省治。治所在成都、华阳二县(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以南, 内江、井研以北,简阳、德阳以西,都江堰市以东地区。明初复改为成都府。蒙古入蜀,改成

  • 大都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南。贞观六年(632)改属白州,十二年(638)省入博白县。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南。属越州。贞观六年(632年)

  • 瑞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瑞州置,治所在高安县 (今江西高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丰、上高、高安等市县地。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瑞州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瑞州为路,属江西行省。治

  • 管溪官山

    在今浙江缙云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4缙云县: 管溪官山 “在县东七十里,与台州府接境。薪竹之饶,居民所赖。又有龙潭三处,溉田甚广,以管溪经其下,因名”。

  • 白河县

    明成化十二年(1476)置,属湖广郧阳府,次年改属兴安州。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西。清初迁治冷水河(今白河县西北冷水镇附近)。康熙二十五年(1686)迁今白河县。乾隆四十七年(1782)属兴安府。民国初属

  • 崇海镇

    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长江滨崇海镇村。清光绪 《海门厅图志》 卷9有崇海镇。

  • 石门渡

    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汝水(抚河)东石门乡。《清一统志·抚州府一》:石门渡“在金溪县西四十里。旴水与清江合流经此, 为四达之衢”。

  • 永新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永新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永新县。明洪武初仍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永新县为州,治今江西省永新县。属吉安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永新、宁冈、莲花等县地。明洪武初复降

  • 彭女山

    即彭亡山。今四川彭山县东十里之仙女山。《新唐书·地理志》 彭山县: “有彭女山。” 《寰宇记》 卷74彭山县: “彭女山在县东北十里。《华阳国志》 云: 彭祖冢及祠在此。后汉将岑彭死于此。又名彭亡山,

  • 鲁郡

    ①西晋改鲁国置,属豫州。治所在鲁县 (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市县地。北齐改任城郡。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鲁州置,治所在瑕丘县(今山东兖州市东北)。辖境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