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道长官司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天全六番招讨司。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大渡河东岸岔道。《明史·四川土司传》:正统三年(1438),“岩州长官司让达作乱,侵杂道诸边,杂道长官安白诉于朝。帝命四川三司往谕之,皆归服”。即此。清康熙四十年(1701)废。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天全六番招讨司。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大渡河东岸岔道。《明史·四川土司传》:正统三年(1438),“岩州长官司让达作乱,侵杂道诸边,杂道长官安白诉于朝。帝命四川三司往谕之,皆归服”。即此。清康熙四十年(1701)废。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改奉议州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奉议州 (今广西田阳县西南)。正统十一年 (1446) 徙治贵县 (今广西贵港市)。清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奉议州置,治今广西壮
在今新疆库车县东南。清道光《新疆识略》卷1:“密尔特彦河经城西,东南流百八十余里入沙哈里克湖。”
明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 东北伊斯克里附近。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野马儿站”。后废。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罗江镇北。《新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 “北五里有茫江堰,引射水溉田入城,永徽五年,令白大信置。”
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属禺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古县名。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陆靖。属禺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北流县。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巩宁城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郊)。辖境相当今新疆乌鲁木齐、克拉玛拉、石河子、昌吉、吉木萨尔、阜康、米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等市县地。光绪十年 (18
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望楼河口望楼港。明正德 《琼台志》 卷6崖州: 望楼港 “在州(治今崖城镇) 西八十里。水自抱里村岭下,流经望楼村入海。番国贡船泊此”。村名。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
隋开皇十七年 (597) 改汶阳县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唐乾封元年 (666) 改名乾封县,总章元年 (668) 复为博城县,神龙元年 (705) 改为乾封县。古县名。隋开皇十
东汉兴平二年(195)分乌程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三国吴废。古县名。东汉兴平二年(195年)析乌程县置,约治今浙江省湖州市西北。属吴郡。三国时废。
在今湖南新化县境。《宋史·地理志》 宝庆府新化县:“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云溪五砦。”皆太平兴国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