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陵戍
或讹为夷陵戍。在今河南新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十二月,“将军张嚣之侵魏淮南,取木陵戍;魏任城王澄遣辅国将军成兴击之,嚣之败走,魏复取木陵”。
又作木陵关、穆陵关。在今河南省新县南潢河源头鄂、豫二省交界处。南北朝时为戍守要地。梁天监元年(502年)张嚣之攻北魏,取此地,复又败走;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道古攻吴元济,率兵出木陵关,皆即此。
或讹为夷陵戍。在今河南新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十二月,“将军张嚣之侵魏淮南,取木陵戍;魏任城王澄遣辅国将军成兴击之,嚣之败走,魏复取木陵”。
又作木陵关、穆陵关。在今河南省新县南潢河源头鄂、豫二省交界处。南北朝时为戍守要地。梁天监元年(502年)张嚣之攻北魏,取此地,复又败走;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道古攻吴元济,率兵出木陵关,皆即此。
1947年并隆平、尧山县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隆尧县。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749平方千米。人口48.1万。辖5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隆尧镇。1947年隆平、尧山县合并设隆尧县。1949年属
北宋天禧元年 (1017) 置,属保安军。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南。天圣元年 (1023) 改为德靖寨。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建,在今陕西省志丹县西南。天圣元年(1023年)改为德靖寨。
清光绪五年 (1879) 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二十八年 (1902) 升为海龙府。清光绪五年(1879年)置,治今吉林省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二十八年升为府。
①在今山西榆社县南。《方舆纪要》卷43榆社县:古寨“在县东南二里。高三丈,东南二面俱临沟涧。旁有幽洞,盖昔人避兵处”。②在今云南鲁甸县西北三十八里古寨。清雍正五年(1727)设古寨巡司。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南泗安镇。《舆地纪胜》卷4:四安溪“源出四安山”。《方舆纪要》卷91长兴县:四安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四面平广”。故名。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即今河北永年县治。隋于此置临洺县。宋废。《清 一统志·广平府二》: 临洺关 “在永年县西四十五里。宋金以来为镇,明初城址犹存。嘉靖间重筑,南北二百二十丈,东西半之,作六门,内有通判分司公署。本朝初改设
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即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东汉改为当涂县。
即今四川犍为县东北金井。《方舆纪要》卷72嘉定州 “凌云驿” 条内: “ 《志》 云,州东南四十里有金石井巡司。万历中革。” 嘉庆 《犍为县志》 卷2: 金石井在 “县东五十里。晋冶官废县地”。
即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四十里。《水经·汶水注》:“《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徕三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