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朔方县

朔方县

①西汉元朔二年 (前127) 置,为朔方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南岸什拉召附近。《汉书·匈奴传》: “匈奴右贤王怨汉夺之河南地而筑朔方,数寇盗边,及入河南,侵扰朔方。” 即此。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南径朔方县故城东北,《诗》 所谓城彼朔方也。” 《新唐书· 地理志》 所载夏州塞外道中之 “十贲故城” 即古朔方城。

②北魏置,属朔方郡。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西北折家坪镇附近。北魏末年废。

③唐贞观二年 (628) 改岩绿县置,为夏州治。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唐末以后,党项族拓跋氏世居其地,遂为西夏所有。元废。


古县名。(1)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北什拉召附近。东汉末废。十六国后赵复置。前秦以后又废。西汉时曾为朔方郡治。(2)唐贞观二年(628年)改岩绿县置,治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唐末以后党项族拓跋氏世居其地,后遂为西夏领土。元废。历为夏州、朔方郡及夏绥银(定难军)节度使治所。


猜你喜欢

  • 侯水

    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北牤牛河。大凌河支流。《汉书· 地理志》 临渝县: “有侯水,北入渝。”

  • 黄华江

    在今广西藤县、岑溪县境,为北流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黄华江 “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源出广东信宜县,至县境恩泽村入绣江”。

  • 八角楼

    ①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南茅坪慎公祠后面。是一座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因楼上有一八角形的天窗,故有此名。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此居住和办公,写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文。

  • 上里平长官司

    即上黎平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元史·地理志》作“上里平”。

  • 勐 (猛) 乌

    在今老挝北部孟乌怒。版纳勐乌、乌得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清雍正三年(1725) 置勐乌土把总,属宁洱县。光绪二十一年(1895) 被法国割占。

  • 析里

    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二十里嘉陵江边。《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郙阁 “在略阳县西。汉太守李翕建,有铭曰: 惟斯析里,处汉之右……”。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嘉陵江畔。东汉建宁中李翕主持建郙阁于此,以便行旅。

  • 十八里集

    即今河南尉氏县东十八里乡。清道光《尉氏县志》卷3《村镇》:“十八里村,至城十八里。”

  • 九都堡

    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西。《方舆纪要》卷99海澄县:九都堡“在县城(治今海澄镇)西。今学宫饷馆设于此”。

  • 阿鲁兀纳么连

    又译额而古涅、也儿古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明实录》:永乐五年(1407),“阿鲁兀纳么连鞑靼头目脱完石花等来朝”。阿鲁兀纳即额尔古纳,“么连”意为河。

  • 史城

    ①即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隋开皇中,史万岁讨南中夷爨翫时,度西洱河,驻师于此。《元史·地理志》:异牟寻“迁于喜郡史城”。《方舆纪要》卷117引《滇纪》:“史城即太和县喜�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