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刺史部
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宁夏青铜峡市以下至晋、陕间壶口之黄河两岸地区,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宜川、至甘肃宁县一线。东汉建武十一年 (35) 省入并州。
汉武帝置。辖区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至壶口的黄河流域,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省宜川、宁县一线。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废入并州。
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宁夏青铜峡市以下至晋、陕间壶口之黄河两岸地区,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宜川、至甘肃宁县一线。东汉建武十一年 (35) 省入并州。
汉武帝置。辖区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至壶口的黄河流域,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省宜川、宁县一线。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废入并州。
又名姜诗泉。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四十里孝泉镇。《元和志》卷31德阳县:“姜诗泉在县北三十九里。诗母好江水,一旦泉涌舍侧,味如江水。”北宋治平中改姜诗泉为孝感泉。其泉资以灌溉。今泉旁有姜孝祠。
在今浙江临安市东北安国山南麓,为五代时吴越开国君主武肃王钱镠墓葬。钱镠 (852—932),临安人。今存断裂墓碑,上书 “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
①亦作丹扬郡。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置,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宁镇山南北和浙江天目山以西、新安江中上游南北之地。三国吴移治建邺(今南京市)。西晋分置宣城郡。
在今江西金溪县东。《舆地纪胜》 卷29抚州: 金窟山 “在金溪县东。前有金窟,又有仙人麻鞋迹,宛然而存”。《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金窟山“高三百丈,周十五里,与银山相连。中有石窦,乃旧日采金之所”。
元至正中改永宁路置,属四川行中书省。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降为永宁安抚司,移治今四川叙永县东城。八年(1375)复升为永宁宣抚司,属四川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古蔺二县及
唐永泰元年 (765) 分余干、弋阳二县地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一里。《元和志》卷28信州: 贵溪县“在贵溪口,因以为名”。元属信州路,移治今贵溪县。明属广信府。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
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南。据民国《张北县北》卷2:太子城“在县城东南一百八十里……旧时相传城为秦筑,以居太子扶苏者”,此诞妄,不可信。
即今四川璧山县西南马坊镇。清同治《璧山县志》卷1:马坊桥在“县南八十里”。
本名闵家场。民国间置镇,即今贵州江口县西南闵孝镇。在吉林省榆树市中西部。面积139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闵家屯,人口 2000。以姓氏得名。1956年设闵家乡,1959年改公社,1983
明洪武十年 (1377) 置,属思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思南县南三十八里尧民乡。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石阡府。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废。明洪武十年(1377年)始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