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夏至战国的诸侯国。商、周甲骨、金文作曾,古文献作缯或鄫。《史记·夏本纪》: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 用国为姓, 故有……��氏、 缯氏。” 商时为方国。甲骨 卜辞有 “王次于曾” ( 《甲骨文合集》 6350、7353)。地在商王国的南方。《合集》5504辞云: 商王 “立事于南”,而有曾相从。西周末年随申侯攻杀周幽王,《史记·周本纪》: “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 今湖北随州市一带,多处发现战国时期有铭文的曾国青铜器,其中最著名的是1979年在随县城 (今随州市) 西擂鼓墩发现战国初年的曾侯乙墓,出土七千余件随葬品,铜器铭文中多有 “曾侯乙作时 (持)” 的文字,是战国曾国国君之墓,说明曾国的都城在今湖北随县境内。


古国名。西周至战国时诸侯国。姬姓。西周称缯或鄫。春秋战国不见文献记载。据铜器铭文,当时称曾。又以多处发掘出曾国文物,断定其国于西周末春秋初,主要活动在今河南省南阳盆地南部。后楚向北扩展,曾从湖北省谷城县太平店向东南进入随枣走廊,经枣阳市、茶庵而东至随州市西南、京山县东北。战国楚惠王时(前488—前432),曾国都西阳(今河南光山县西南)。后当亡于楚。一说以为曾国即随国,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因其地发现曾国君墓,断定西阳也在其附近,曾、随乃一国两名。


猜你喜欢

  • 紫霞洞

    在今广西龙州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太平府》: 紫霞洞 “在龙州厅南三十里。高二丈许,阔几二丈。大江水经其下”。崖壁有摩崖石刻四十余方。

  • 伦朱卜宗

    治所即今西藏林周县。清《西藏图考》卷5:伦朱卜宗城“在拉萨东北一百二十里”。藏语意为任运、自然完成。1960年与旁多宗等合并设林周县。

  • 太子河

    浑河支流。在今辽宁东南部。上游北太子河北新宾满族自治县南,南太子河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西流经本溪市、辽阳市,至海城市境入浑河。《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东梁河“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

  • 童家坊镇

    即今江西玉山县西北童坊乡。《清一统志·广信府二》: 童家坊“在玉山县西北六十里。地接徽、饶”。

  • 亶洲

    岛名。《史记· 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前219),“遣徐市以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亶洲在东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在此洲,共数万家,至今洲上

  • 川陵山

    即今福建东山县东苏峰山。《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诏安县“渐山”条下:“又川陵山,亦在海滨,半入海。俗传帝昺南渡,将都南澳,筑此为东京,地遂陷为海,今城堞尚存。自山巅向海,莫穷其际,其峰青耸秀丽,号为苏

  • 桑州郎寨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望谟县东桑郎镇。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望谟县东桑郎亭。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

  • 昆 (崑) 嵝山

    亦作昆仑山。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北。《方舆纪要》 卷69重庆府巴县: 昆嵝山 “在府东北七十里。据渠、合之境,山高十里,林壑深翠。一名塔平山”。

  • 代来城

    又称悦跋城。即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大成梁古城。《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父卫辰入居塞内,苻坚以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虏,屯于代来城。”即此。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西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父卫辰,“

  • 阳城淀

    在今河北望都县东南七里。《水经·滱水注》:“博水又东南径谷梁亭南,又东径阳城县,散为泽渚,世谓之为阳城淀也。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故彼得其名焉。”《元和志》卷18望都县:“阳城淀,县东南七里。周回三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