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曹山

曹山

在今江西宜黄县北。《明一统志》 卷54抚州府: 曹山 “在宜黄县北三十里。旧名荷玉山,山巅曰罗汉峰。昔本寂禅师因礼曹溪六祖回此,遂易名曹山。山前有回龙亭,其下有泉,昔白眉禅师结庵山中时,其水一日三潮”。山有宝积寺,为唐僧本寂驻锡处。本寂受传于良价,良价住洞山,故世称其派曰“曹洞宗”。


(1)山名。在安徽省蚌埠市东5千米龙子河畔,与雪花山隔河相对。因山有南北两峰,如双龙行雨状,古名双龙山。后为纪念东汉末年魏王曹操曾屯兵于此,改今名。南北走向,北峰海拔107.2米,南峰海拔64.3米。山上遍植松、槐,绿树成阴,已成为龙子河自然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南麓有明代信国公汤和墓。(2)集镇名。在江苏省仪征市西北部。属真州镇。人口600。为原曹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以境内曹山得名。曹山因形状如城,古名城子山。魏文帝曹丕率舟师攻吴,筑东巡台于此,改名曹山。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涤纶布、丝绵、化工、塑料制品等厂。仪谢公路经此。古迹有曹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湖熟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椹县

    南朝梁置,属合浦郡。治所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椹川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属合浦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椹川县。

  • 河南县

    ①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西汉属河南郡。西晋末废。东晋义熙末复置,北魏太和中属河南尹。东魏天平初改属新安郡,二年 (535) 改名宜迁县,为河南郡治。北周复名河南县。大业初徙治东

  • 闾峡堡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五十五里闾峡。明嘉靖中置巡司于此。清初废。在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明嘉靖年间移高罗巡检司治此。

  • 团旺

    即今山东莱阳市西南团旺镇。1949年五龙县由莱阳市南穴房庄迁治于此。

  • 白茆新市

    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三十里白茆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昭文县图:东南有白茆新市。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常熟县东南有“白茆新市”,“白茆新市跨白茆塘,向无村舍,明季始成市,故名曰新”。

  • 论城

    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47襄城县:论城“魏武行营也。中有论事台”。

  • 益昌郡

    唐天宝元年 (748) 改利州置,治所在绵谷县 (今四川广元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旺苍二市县,青川县东部及陕西宁强县地。乾元元年(758) 复改为利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利州置,治绵谷县(今

  • 文官屯

    即今辽宁沈阳市北大东区文官街。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承德县图:北有文官屯。南满铁路有文官屯站。

  • 阳高县

    清雍正三年(1725)改阳高卫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长城南侧,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大同

  • 诺真水

    当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百灵庙镇) 北之艾不盖河。《新唐书·地理志》 夏州塞外道: “二百三十里至帝割达城,又东北至诺真水汊。”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艾不盖河。唐景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