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山西安泽县北和川镇。1938—1949年为安泽县驻此。
原名白鹤村。又名紫堤村。即今上海市闵行区西北二十六里诸翟镇。昔有诸、翟二姓居此,故名。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 置巡司于此。
在今蒙古国西南车车尔勒格东鄂尔浑河上源两河会合处。《元史·明宗纪》:天历二年(1239),帝和世㻋,正月“即位于和宁之北。……五月丁已朔,次朵里伯真之地。……庚辰,次斡耳罕水(今鄂尔浑河
隋开皇十八年(598)置,为光州治。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大业初为弋阳郡治。唐武德三年(620)为光州治。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改为期思县,寻复为光山县。南宋末废。元至元十二年(1272)复置。清
隋开皇六年(586)置,属许州。治所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十六里老城镇。大业初属颍川郡。唐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清属许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60年徙治和尚桥(即
即今西藏那曲县。《清一统志·西藏》载: “卫地东北与青海诸部接界处。哈剌乌苏,设一堪布剌嘛; 木鲁乌苏设一蒙古寨桑,以供应往来使者马匹、响导及文移邮递之处。” 蒙古语 “哈喇” 意为黑,“乌苏” 意为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姚安中屯守御千户所,属楚雄卫。治所即今云南大姚县。清康熙七年(1668)废。
北京外城正南门。明嘉靖年间筑。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清一统志· 吉林一》: 喀萨哩河 “在 (吉林) 城北二百十五里。源出锡兰窝集,俱西北流入拉林河”。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北投区东南。清乾隆十七年(1752)淡水同知为划定汉人与高山族人土地界限,曾立石碑于此,闽人转音名石牌。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部偏西。人口 7700。明代散居周围的农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