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札龙城
即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于此置普舍县。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
大理置,即今云南省玉溪市北之北城。《元史·地理志》新兴州普舍县:昔有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次曰普舍,据普札龙城,“后普舍孙苴内附,立本部为千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千户为普舍县,治普札龙城,隶新兴州。”
即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于此置普舍县。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
大理置,即今云南省玉溪市北之北城。《元史·地理志》新兴州普舍县:昔有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次曰普舍,据普札龙城,“后普舍孙苴内附,立本部为千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千户为普舍县,治普札龙城,隶新兴州。”
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南成吉思汗镇。《清史稿·地理志》:布西直隶厅有成吉思汗等车站。
唐宝应元年 (762) 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都督府。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唐末废。
在今北京市崇文区花市上四条。是元武宗海山于至大年间为其曾祖父母、祖父母及父母荐福祝釐而建,后世改名福恩观。
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北黄河北岸一带。《后汉书·西羌传》:“自烧当至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种小人贫。”
又作堂狼、堂螂、螗蜋。西汉建元六年(前135) 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云南巧家县东七十里老店子。《华阳国志·南中志》: “堂螂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有堂螂附子。” 东汉废入朱提县。三国蜀
隋大业八年(612)置,属楼烦郡。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唐武德四年(621)改为宜芳县。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山西省岚县北岚城。属楼烦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宜芳县。
在今重庆市西北水土镇。《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朝天驿”条内:“北九十里有土沱水驿。”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即长兴港自合溪至画溪的一段江道。《舆地纪胜》 卷4: 罨画溪 “在长兴县西八里。花时游人竞集,溪畔有罨画亭”。《方舆纪要》 卷91长兴县: 罨画溪 “一名西溪。县西北诸山之水,汇流为
即楚王镇。今河南内黄县西北楚旺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4: “以 (咸丰) 十一年四月,扰及内黄之楚旺。”在河南省内黄县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楚旺,人口8650。原名
①在今河北丰润县西北四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灵应山“其山悬崖壁立,岩畔有泉,濆流而下。上有二石穴,一名攻书室,一名灵应洞”。②在今江西龙南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龙南县:灵应山在“县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