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津桥
唐洛阳城皇城正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旧唐书· 玄宗纪》: 开元二十年(732) 四月,“改造天津桥,毁星津桥”。清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5洛渠: 洛水 “西自苑内上阳宫之南,流入外郭城。东流经积善坊之北,分三道,当端门之南立桥。南枝曰星泽桥,中枝曰天津桥,北枝曰黄道桥”。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时洛水至皇城端门外分三道,上各有桥:北为黄道桥,中为天津桥,南即星津桥。唐开元间修天津桥时,毁去此桥,合二桥为一。
唐洛阳城皇城正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旧唐书· 玄宗纪》: 开元二十年(732) 四月,“改造天津桥,毁星津桥”。清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5洛渠: 洛水 “西自苑内上阳宫之南,流入外郭城。东流经积善坊之北,分三道,当端门之南立桥。南枝曰星泽桥,中枝曰天津桥,北枝曰黄道桥”。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时洛水至皇城端门外分三道,上各有桥:北为黄道桥,中为天津桥,南即星津桥。唐开元间修天津桥时,毁去此桥,合二桥为一。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胥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贞观元年(627)废。
明正统五年(1440)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境。后废。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其西为下川岛。《寰宇记》卷157广州新会县:上川洲、下川洲“在县南二百六十里大海中,其洲带山湾浦极广,出煎香,有盐田,土煎盐为业”。《明一统志》卷79广州府谓:“上川石山而
即今四川潼南县西北五里大佛乡(大佛场)下县坝。民国《潼南县志》卷2:“遂宁废县在今县西五里下县坝。此地于晋设郡,于唐改县,于元至元三十一年(按二十九年)废县设巡检司。明又废司置下县铺。清初因之,旋罢。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十里,麻川西岸。原为太平县治,1963年移往甘棠镇。有仙源桥。《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仙源桥“在太平县南,旧名富溪。宋绍兴间建,本朝正统初重修”。(1)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中部
唐方镇名。贞元三年(787)置,治所在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辖许、陈(今河南淮阳县)二州。约当今河南长葛、太康以南,舞阳、沈丘以北,襄城以东,淮阳以西地。十年(794)改为忠武军。唐方镇名。贞元三年(
即今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3: 广昌县南有驿前汛。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境。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周书·突厥传》:西魏废帝二年(553),“科罗号乙息记可汗,又破(邓)叔子于沃野北木赖山”。古山名。《北史·突厥传》作赖山。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洪涛山南。《资治通鉴》: 唐武德六年 (623),“苑君璋以突厥寇马邑,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及高满政御之,战于腊河谷,破之”。
北宋置,属安化县。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金改为怀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