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明水县

明水县

①北魏宣武帝时置,为落丛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西魏改名落丛县。

②1929年改明水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兴隆镇 (今黑龙江省明水县)。民国 《黑龙江志稿》卷2: 明水县 “境南有明水泉,故名”。


(1)古县名。北魏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乐素河南。属洛丛郡。西魏改名落丛县。(2)今县名。在黑龙江省中西部。属绥化市。面积 2308 平方千米。人口34.3万。属绥化市。辖5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明水镇。因距齐齐哈尔330里,故原称三百三。后因城东南有一明水泉而改名。清属杜尔伯特旗,民国初年分属青冈县、林甸县和拜泉县。1923年设明水设治局,属龙江道。1929年改明水县,治今址,直属黑龙江省。1947年2月属黑嫩省,同年9月复属黑龙江省。1956年改属嫩江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9年属绥化市。地处松嫩平原北部,通肯河流经东境。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甜菜、亚麻等。工业有亚麻加工、酿酒、制药、建材等。202国道经此,公路交通发达。


猜你喜欢

  • 野特库斯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杰特奥古兹附近。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野特库斯 “在阿尔沙图西三十里,东为哈喇郭勒,西为大小乌兰乌苏”。

  • 色宗

    ①又作色仁孜宗。即今西藏萨迦县东一百八十余里赛乡。②又作色谿。治所即今西藏曲水县西塞村。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色”。

  • 案板山

    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城北。《方舆纪要》 卷116镇沅府: 案板山 “在府治北。高百余仞,形如几案。元以此名寨”。

  • 惠来县

    明嘉靖三年 (1524) 置,属潮州府。治所即今广东惠来县。《清一统志·潮州府》 “惠来都”条: 惠来县 “治惠来都,因以名县”。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在广东省东南沿海。属揭阳市。

  • 高要峡

    又名羚羊峡、高峡山。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水经· 泿水注》: “王氏 《交广春秋》曰: 步骘杀吴巨、区景,使严舟船合兵二万,下取南海,苍梧人衡毅、钱博,宿 (吴) 巨部任,兴军逆(步) 骘于苍梧

  • 龙门峡

    ①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北龙门。《清一统志·汀州府》:龙门峡“在长汀县东北四十里。地名含前。石洞盘屈深邃,中开一峡,峡中有溪。乡人贸竹木者,俱从此出”。②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桂江中。《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

  • 南坝镇

    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清一统志·绥定府二》: 南坝镇 “在东乡县东。本朝嘉庆七年置主簿驻此”。(1)在四川省平武县东南部。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坝,人口 3100。因居县南小

  • 长沙塘营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方舆纪要》卷101新会县:长沙塘营“在县西南。有北腊、山船、金坑、雷公岩、斩头等山贼”。

  • 判文山

    即今云南建水县南焕文山。宋大理至明称判文山。《明一统志》卷86临安府:判文山“在府城南二十里。高千余仞,中有三峰削出如笔架。昔大理段思平外舅爨判居其上,因名,有祠在焉”。《方舆纪要》卷114临安府:判

  • 通蜀桥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通蜀桥在 “司治南。跨哨溪上,以路通蜀境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