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明中都城

明中都城

在今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明洪武二年 (1369) 九月,诏 “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营建达六年之久。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周五十余里,中城周十三里,内城周六里。内城高约15米,城内殿宇壮丽。有太庙、社稷、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中都城隍庙、开国功臣庙、历代帝王庙、中都国子监、演武厅、校场等。清康熙六年 (1667) 移凤阳县治于城内,改称县城。现仅存西华门、午门及一段城墙。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明中都皇故城。在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下诏,“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以其发祥之地凤阳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集中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营建达6年之久。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周25千米多,中城周6.5千米,内城周3千米。内城高约15米,城内殿宇壮丽,雕饰奇巧。有太庙、太社稷、大都督府、御史台、朝日坛、中都城隍庙、开国功臣庙、历代帝王庙、中都国子监等建筑。清康熙时,诗人张宣《登中都鼓楼》诗云:“飞甍画栋连空起,濠梁城外月如水。踏春人踞最高颠,灯光散落千门里。”《中都志》称:“规制之盛,实冠天下。”是古代最豪华壮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在艺术上继承了宋元时期的传统,又开创了明清时期的新风格,在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明亡后,内城建筑基本完好,清康熙六年(1667年)凤阳县治移于内。此后历经沧桑,中都城毁坏,现仅存残破的西华门、午门及一段970米城墙。近年已对西华门、午门进行部分修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依西肯卡伦

    清末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依西肯乡。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 黑河所属卡伦“依西肯,距倭西门九十里,多平原可垦之地”。后废。

  • 黄螂千户所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雷波卫。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黄琅镇。后废。

  • 黑沿子

    即今河北丰南市南七十里黑沿子镇。濒于渤海。清时有千总驻此。

  • 常德县

    1913年改武陵县置,为武陵道治。治所即今湖南常德市。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50年析置常德市。1988年撤销常德县,并入常德市。旧县名。1913年改武陵县置,治今湖南省常德市。

  • 芙蓉墩

    又名漏罐口。即今江西彭泽县西南芙蓉镇。清置巡司于此。

  • 饮马沟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方舆纪要》卷48巩县:“俗传吕布军虎牢,饮马于此。”

  • 宕渠郡

    ①东汉建安二十三年 (218) 刘备分巴西郡置,治所在宕渠县 (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渠江南岸城坝古城)。不久废。三国蜀汉延熙中又置,后又废。西晋永兴元年 (304) 李雄复置。辖境相当今四川渠

  • 松原县

    西晋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西南。《水经· 温水注》: “ 《晋书地道记》曰: 九真郡有松原县。《林邑记》 曰: 松原以西,鸟兽驯良,不知畏弓。寡妇孤居散发至老。” 南朝梁、陈间废。古县

  • 绥越县

    南朝陈置,为绥越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属贺州。贞观十二年 (638) 又废。古县名。南朝陈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属绥越郡。隋属贺

  • 鲁溪山

    ①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七十里,枕鲁溪上。有石佛洞,传为刘真人修道处。《舆地纪胜》 卷26隆兴府: 鲁溪洞 “幽邃嵌空,有楼台宫阙之状。峭壁环奇,龛像交列,有真仙古佛之容仪,虽绝世工巧追琢不能及”。②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