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曼河
即今新疆新源县南恰皮克河,为巩乃斯河支流。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昌曼河 “发自纳喇特岭,数泉喷涌聚而成川。其地多鹿,谚名鹿圈……西北流,经昌曼卡伦南,又西北流经达哈特岭北,汇其岭水,又西北流经喀喇淖尔岭北,汇其岭水,又西北流经乌兰岭北,汇其岭水,又西北流达山外,入于空格斯河”。
即今新疆新源县南恰皮克河,为巩乃斯河支流。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昌曼河 “发自纳喇特岭,数泉喷涌聚而成川。其地多鹿,谚名鹿圈……西北流,经昌曼卡伦南,又西北流经达哈特岭北,汇其岭水,又西北流经喀喇淖尔岭北,汇其岭水,又西北流经乌兰岭北,汇其岭水,又西北流达山外,入于空格斯河”。
一名郑公渡。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阳岐。《清一统志·福州府二》:阳崎渡“在侯官县西南。波流最险。元郑潜造舟济之,有石刻曰郑公渡”。
即南梁水,亦即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之荆河。《水经·泗水注》:“南梁水自枝渠西南径鲁国蕃县故城东,俗以南邻于漷,亦谓之西漷水。”
①俗称祁连池。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五十里管涔山上。《水经·㶟水注》:“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余,澄淳镜净,潭而不流。”《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八年(576
在今安徽郎溪县北十里中桥乡。有桥跨北溪 (今称钟桥河) 上。明嘉靖 《建平县志》:钟桥“在县北十里。宋宝庆元年知县张一璧建”。以可闻县城钟声为名。后在桥头形成街市,称钟桥街,又成为钟桥镇。为北通江苏官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一百里达维乡。《清史稿·查礼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木果木之役,“美诺已陷贼,阿桂驰援,以达围重陷,檄礼驻守”。即此。
即今陕西子长县北王家湾镇柳树沟村。1935—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秀延县治此。
清置,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水口镇。《清一统志·太平府》 “平南关”条:“又有水口关在(龙州)厅西北九十五里。关外大河,舟楫直达交阯。旧时封禁。本朝乾隆五十六年,复准开辟通市,由同知给腰牌放行,有兵防守。
即今河北海兴县西南二十二里赵毛陶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盐山县图: 东北有赵毛陶集。
北宋熙宁七年(1074)分两浙路置,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寻废。熙宁九年(1076)又置,次年废。南宋初再置,始为定制。元初废。简称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约二十里、交河故城西土崖上。传为唐宋时代遗址。共有七窟:六为支提窟,一为毗诃罗窟。间有壁画。第五窟西壁上有突厥文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