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元县
唐乾元元年 (758) 置,属昌州。治所在今四川荣昌县西北。大历六年 (771) 废。十年(775) 复置,为昌州治。五代后蜀广政十七年 (954)以寇焚荡移治罗市镇 (今荣昌县西北盘龙镇东南昌州镇)。北宋属昌州。天禧中移治今荣昌县。元至元间废。
古县名。唐乾元二年(759年)置,治今重庆市荣昌县西北。属昌州。后曾为昌州治。宋咸平四年(1001年)移治今荣昌县。属昌州。元废。
唐乾元元年 (758) 置,属昌州。治所在今四川荣昌县西北。大历六年 (771) 废。十年(775) 复置,为昌州治。五代后蜀广政十七年 (954)以寇焚荡移治罗市镇 (今荣昌县西北盘龙镇东南昌州镇)。北宋属昌州。天禧中移治今荣昌县。元至元间废。
古县名。唐乾元二年(759年)置,治今重庆市荣昌县西北。属昌州。后曾为昌州治。宋咸平四年(1001年)移治今荣昌县。属昌州。元废。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寰宇记》 卷106邕州上林县: “都茗山在 (封陵) 县西六十里。其山出茶,土人食之,因呼为都茗山。”
①北宋置,属获嘉县。在今河南获嘉县境。②金置,属建安县。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古城。《金史·地理志》建安县:“镇一,大宁。”即此。明昌四年(1193)升置秀岩县。(1)古镇名。金置,在今辽宁省岫岩满
唐南诏乌蛮部落之一,属会川都督。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元史· 地理志》泸沽县: “在 (礼) 州北。昔罗落蛮所居,至蒙氏霸诸部,以乌蛮酋守此城,后渐盛,自号曰落兰部,或称罗落。” 元至元十五年
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属台湾府。治兴隆庄(今台湾高雄市北左营区)。乾隆五十三年(1788)移治今高雄县(凤山市)。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县废。②1919年改东兰土州同置,属广西
一作长平馆。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
即今湖北省东北部之倒水。《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紫潭河 “在黄安县南。《县志》,源出白沙关,至境内曰界河……由孙赞埠汇涨波湖入江”。
一作阿格吉勒岭。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南,与阿富汗交界处。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9: “其自克克突聿克达坂以东,所有倭海及蕊、明铁盖两达坂系当日与坎巨提旧有界限,亦即喀什噶尔道旧管。”
即斯榆国。或称徙国。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始阳镇。《三国志· 蜀书 ·张嶷传》: “又斯都耆帅李求承,昔手杀龚禄,嶷求募捕得,数其宿恶而诛之。”
①隋开皇十五年(595)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北六十里。十八年(598)改为宁人县。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西县置,属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锦溪附近。大业初属交趾郡。后废。③唐武德五年(
即“虾蟆陵”。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南。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附近。本西汉董仲舒墓,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马,故名;一说董的信徒过此皆下马,因以为名。俗称虾蟆陵。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