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州

新州

①南朝梁武帝置,治所在新兴县 (今广东新兴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县及云浮市东南地。天宝元年(742) 改为新兴郡,乾元元年 (758) 复名新州。元至元十六年 (1279) 升为新州路,十九年 (1282)仍降为新州,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初废。

②南朝梁普通中置,治所在新阳县 (今湖北京山县)。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为温州。

③南朝梁末置,治所新城郡 (今四川三台县)。西魏治昌城郡 (治昌城县,今三台县)。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射洪、中江、盐亭等县地。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梓州。

④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新野县 (今河南新野县)。同年废。

⑤唐光启中改妫州置。治所在永兴县 (今河北涿鹿县)。辽改为奉圣州。

⑥辽置,属中京大定府。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白塔子。统和八年 (990) 改为武安州。


(1)南朝梁武帝置,治新兴县(今属广东)。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辖境相当今广东省新兴县地。宋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为新州路,十九年复为州。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入肇庆府。(2)南朝梁普通末置,治新阳县(今湖北京山县)。辖境约当今湖北省京山县一带。西魏改名温州。(3)南朝梁武陵王置,治昌城县(今四川三台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三台、盐亭、射洪等县。隋开皇末年改梓州。(4)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县)。寻废。(5)唐光启中置,治永兴县(即今河北涿鹿县)。属河东道。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涿鹿、怀来等县地。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入辽,改名奉圣州。(6)契丹耶律阿保机以杏埚新城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白塔子村。辽统和八年(990年)改名武安州。近说:辽景宗已置武安州于木叶山(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下杏埚,圣宗统和八年城杏埚新城,迁武安州民户至新城,遂改为新州。属中京道。


猜你喜欢

  • 莆口

    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南。《陈书·虞寄传》:南朝陈天嘉五年 (564),“陈宝应据晋安、建安二郡,章昭达等攻之,宝应大败,逃至莆口被擒”,即此。在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陈书·虞寄传》:南朝陈天嘉五年(564

  • 雄魁

    在今云南大关县北十六里木家营盘村。清雍正六年 (1728) 于此置大关厅,雍正八年 (1730) 迁治翠华山 (今翠华镇老城)。十一年 (1733) 西移至养马坝 (今大关县)。“雄魁” 系彝语 “雄

  • 扎陵湖

    一作查灵海。又名柏海、察汗诺尔。在今青海玛多县西,为黄河上源一大湖。黄河上源自西面注入,从南面流出。“扎陵”为藏语,意为灰白色长湖。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5:阿尔坦河“东南流注于查灵海,湖泽周三百余里

  • 美良川

    又名美阳川、秦王涧。在今山西闻喜县南。《新唐书·刘武周传》: 武德二年 (619),“敬德还浍州,王邀战,破之于美良川”。即此。在今山西省夏县北。《旧唐书·太宗纪上》:唐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

  • 新嶂子

    即今河北承德县西四十五里新杖子乡。清于此设外委驻守。

  • 甘泉关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方舆纪要》卷63凉州卫:甘泉关“在卫西。《唐志》:凉州有甘泉关”。按《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 未发现有甘泉关。

  • 三台驿

    清置,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七十里三台镇。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9孚远县:三台驿“市面阔大,沿途多树林、村庄”。

  • 小滩镇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北三十五里金滩镇。《方舆纪要》卷16大名府元城县:小滩镇在“府东北三十五里卫河滨。自元以来,为转输要道,又东北三十里而达山东冠县。今河南漕运以此为转兑之所。有小滩巡司。嘉靖三十七年又设

  • 大阳集

    亦作大羊。即今山东东平县北大羊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1《舆图志》:东平州(今州城镇)东北有大阳集。

  • 周口镇

    亦作舟口、州口。即今四川蓬安县。清光绪 《蓬州志》: 州口 “在城东溯行五里,渡嘉陵而达,在龙角山之隈。……与州夹水,而当通衢,故曰州口。舟所泊,故曰舟口。市场所集,故曰舟镇,或云濂溪。周子之适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