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斗城

斗城

①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北。《左传》:襄公三十年(前543),“伯有死于羊肆,子产襚子,……既而葬诸斗城”。《水经·渠水注》:“沙水又东南径斗城西。”即此。

②西汉长安城的别称。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因城南、北突出,形状似天上的北斗,极不规则,故后人称其为斗城。

③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张愿屯祝阿之瓮口,后燕慕容隆讨之,“军至斗城,去瓮口二十余里, ……遂进,战于瓮口,大破之”。

④在今浙江温州市。《方舆纪要》卷94温州:永嘉城“东、西附山,北临江,南环会昌湖,用石甃砌,跨山为险。名曰斗城,谓城内有山错立如北斗也”。


(1)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通许县东北。《左传》襄公三十年(前543年):郑伯有死,子产“葬诸斗城”,即此。(2)西汉长安城的别称。《三辅黄图》:汉长安故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3)在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年),张愿屯祝阿之瓮口,后燕“遣范阳王德、陈留王绍、龙驩将军张崇帅步骑二万会隆击愿。军至斗城,去瓮口二十余里,解鞍顿息”,即此。


猜你喜欢

  • 隘顽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松门卫。在今浙江温岭市南二十里岙环镇。《方舆纪要》卷92松门卫: 隘顽千户所,“嘉靖三十七年官军败倭于此”。清改为隘顽寨,设把总防守。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即

  • 高冢戍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水经·获水注》:“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 魏置戍于此。《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五年 (506),“张惠绍与假徐州刺史宋黑水

  • 博山支线

    即张博铁路。自山东张店 (今淄博市)至博山。

  • 莫鲁孙站

    明初改元末鲁孙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侧库契河口附近。明《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莫鲁孙站”。后废。

  • 凤梧千户所

    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七里马石五。《明史·地理志》:“今治在凤梧山下。”清康熙七年(1668)废。

  • 广兴县

    ①西晋太康初分永新县西北境置,属安成郡。治所在今江西莲花县城东北侧。隋初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平州。八年(625)省入太和县。②北魏延和二年(433)置,属广阳郡。治所在今河北隆化县境内。

  • 豺山

    约在今内蒙古西部大青山。《魏书·蠕蠕传》: 天兴五年 (402),“社崘闻太祖征姚兴,遂犯塞,入参合陂,南至豺山及善无北泽”。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右玉县境。东晋元兴元年(402年),柔然可汗社Ȫ

  • 广平镇

    ①北宋置,属聊城县。即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三十里广平乡。金改属茌平县,仍为镇。②金置,属宁津县。在今山东宁津县地。(1)古镇名。即今山东省平县西南广平乡。《金史·地理志》:博州“á

  • 青堤 (隄) 渡

    亦名清平渡、绮川渡。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四十里青堤乡。清费密 《荒书》: 清顺治二年 (1645),“ (何) 继成渡河之兵屯射洪之古井边,十月与 ‘贼’ (张献忠义军) 战青堤渡”。即此。乾隆元年 (

  • 长乐镇

    ①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东九十里长乐镇。②北宋置,属兴宁县。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东北二里。熙宁四年(1071)升为长乐县。③北宋置,属定远县。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六十里。④明置,属解州。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