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摘星岭

摘星岭

又名思乡岭、辞乡岭、德胜岭、望云岭。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十八盘岭。为辽时出古北口赴中京驿路必经之地。宋路振 《乘轺录》: “下虎北口 (即古北口) 山,即入奚界,五里有关……五十里过大山,名摘星岭,高五里,又谓之辞乡岭。” 清高士奇《塞北小钞》: 古北口北有十八盘岭,盘道曲折,即是辽时之思乡岭。


今河北省滦平县西南十八盘。唐光启中,刘仁恭镇幽州,素知契丹军情伪,“选将练兵,乘秋深入,逾摘星岭讨之”(《旧五代史·契丹传》)。辽燕京北往中京交通所经。路振《乘轺录》:自虎北馆东北行,“过大山,名摘星岭,高五里,人谓之辞乡岭”。


猜你喜欢

  • 印石山

    一名印字山。在今四川宣汉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69东乡县:印石山“在县治西。以山形方整而名”。

  • 冶坂城

    即冶坂津。一作野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魏书·于栗䃅传》:“太宗南幸盟津,谓栗䃅曰:‘河可桥乎?’栗䃅曰:‘杜预造桥,余事可想。’乃编次大船,构桥于冶

  • 我罗城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东晋义熙五年(409),“勃勃又攻(姚)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弥姐豪地于我罗城, 皆拔之”。即此。《清一统志·平凉府二》:“黄石即百泉废县,我罗城在黄石东。”在

  • 南宝山

    在今福建上杭县北。《清一统志·汀州府一》: 南宝山 “在上杭县北七里。据金山之阳,故名。望之如笔插空,南宝溪出焉。近山有宝兴岩”。

  • 宁国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宁国府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宣城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宣州、宁国、芜湖、南陵、泾县、旌德、黄山等市县地。明初复为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宁国府置,治宣

  • 水神水

    即今山西昔阳县东南赵壁河。源于和顺县东北,北流至昔阳县东二十五里南界都村附近入松溪河。《方舆纪要》卷43和顺县:水神水“源出县东七里涉河谷,北流经乐平县东南八十里水神谷,合沾水”。

  • 曾家东都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琼山县: “南有兔颖巡检司,治曾家东都。”

  • 怀荒镇

    北魏六镇之一。即今河北张北县。《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四年(北魏正光四年,523),“魏元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环于柔玄、怀荒二镇之间”。“及柔然入寇,镇民请粮,(武卫将军于)景不肯给,镇民不胜忿,遂反,执

  • 平凉县

    北周置,属长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平凉市。隋移治平凉市西北,属平凉郡。唐移治今市西三十五里。唐末废。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复置,属泾州。北宋复还今治,仍为渭州治。金为平凉府治。民国初为甘肃泾原道治。19

  • 浈石山

    即今广东英德市东三十里英山。《水经·溱水注》: 浈阳 “县东有浈石山, 广圆三十里, 挺��大江之北,盘址长川之际。其阳有石室,渔叟所憩,昔欲于山北开达郡之路,辄有大蛇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