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溪长官司
明洪武初改提溪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西三十六里提溪司。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铜仁府。清以后废。
明洪武初改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江口县西,属铜仁府。后废。
明洪武初改提溪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西三十六里提溪司。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铜仁府。清以后废。
明洪武初改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江口县西,属铜仁府。后废。
在今贵州平坝县东南十五里。明曹学佺《名胜志》: “南仙洞在卫东南十五里。石壁高十丈,入洞二十余武,地势宽平,可容千人。” 又郭子章《黔记》 卷8: “南仙洞古名南蛇洞,举人陈宪改今名。”
①战国末蜀王封其弟葭萌为苴侯,命其食邑为葭萌。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周慎王五年 (前316),秦张仪等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即此。秦灭蜀后置葭萌县。②在今
①在今江西石城县西。《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石城县:西华山在“县西五里。旧名乌石嶂。高千仞,俯视城郭,相接者为五龙岩”。②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玉枕山”条:西华山“在府西
原名中和门,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首义路南端。为武昌城南垣三门之一。1911年10月10日晚7时筹划反清起义的革命党人,首先在工程营发难,旋即占领此门附近军械局,截断清军武器供应,并打开城门迎接南湖炮队,
即今福建龙岩市东北雁石镇。明正统十一年 (1446) 置雁石巡司于此,后移于县东皞林口。清雍正十年 (1732) 迁至今县南适中镇。在今福建省龙岩市东北雁石岭下。明正统年间置巡检司于此。
在浙江省杭州市龙井南。九溪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次第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家、佛石、云栖、渚头、小康等九个山坞的细流成溪,再经徐村注入钱塘江;十八涧在烟霞洞西南,源于龙井山的龙井村,穿绕山麓,
又名遮虏平。在今山西五寨县西北三十里五王城。唐置遮虏军于此。《资治通鉴》: 唐乾符五年(878),沙陀李国昌 “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进击宁武及岢岚军”。
长江支津。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西南、公安县西。大江径此分流至湖南安乡县南入洞庭湖。《舆地纪胜》 卷64江陵府: 虎渡堤 “在大江之南岸”。《清一统志·荆州府一》: 虎渡河 “在江陵县西南二十里龙洲南岸
①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北三河口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阳湖县图:东有三河口镇。②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当洛水、渭水入黄河之口。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华阴县:三河口镇“在县东北二十二里”。在湖北省麻城市东
①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北。《清一统志·安西州》:边墙头墩“八十里至白墩子”。②即今甘肃景泰县北白墩子。民国间设白墩子产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