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侯国
亦作夜侯国。东汉改掖县为侯国,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莱州市。后复为县。
(掖yè) 掖,又作夜。东汉建武九年(33年),光武帝封欧阳歙为掖侯,改掖县为掖侯国,治今山东省莱州市。后国除仍为掖县。
亦作夜侯国。东汉改掖县为侯国,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莱州市。后复为县。
(掖yè) 掖,又作夜。东汉建武九年(33年),光武帝封欧阳歙为掖侯,改掖县为掖侯国,治今山东省莱州市。后国除仍为掖县。
西汉高祖五年 (前202) 以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置,治所在六县 (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十一年 (前196) 徙治寿春县 (今寿县)。文帝七年 (前173) 废。十六年 (前164) 以
即今红河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一段。《方舆纪要》卷116镇南州:马龙江在“州西南百八十里。其上流即定边河也, 自定边县流入境,东南流经嘉县东,又东南入于元江”。
又称魍港。即北港。在今台湾云林县西南北港溪下游北港镇 一带。即今台湾省云林县台西乡蚊港村,为新虎尾溪入口处。清代曾是台湾西海岸重要港口之一,后因河口淤塞,港东积有沙丘,遂废。
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属乐共城。在今四川纳溪县南永宁河西花果镇(大洲驿)。南宋属纳溪县。后废。
元置,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西北丹峨。明洪武初废。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巴峨。明洪武初废。
在今湖南双牌县西南鸣水岭。宋本 《寰宇记》 卷116永州零陵县: “鸣水栅在州南一百一十四里,以延载年中置。所谓鸣水者,有水从石崖而出,悬空数十丈而落,下注盘石,其声闻于数里,故曰鸣水。今为镇矣。”
清光绪十七年 (1891) 置班洪土都司,属镇边直隶厅。治所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北五十四里班洪。傣语 “班” 为坪,“洪” 为榕树,意即榕树坪。1934年改班洪总管。后废。
即今新疆乌什县牙满乡西七十里别迭里熢燧。《新唐书·地理志》 温隶州: “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
①西魏末改高平县置,为平高郡治。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隋为平凉郡治。唐为原州治。广明后废。②北周改高平县置,为平高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隋开皇初废。古县名。西魏废帝时改高平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春秋宋邑,后入于楚。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史记·春申君列传》: “魏氏将出而攻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古邑名。春秋战国宋邑。在今安徽省濉溪县南、浍河北岸。《史记·春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