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纳木城
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拜纳木城 “在日喀则城东南七十里”。
又作巴浪、白浪、巴纳木。清康熙年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白朗县。
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拜纳木城 “在日喀则城东南七十里”。
又作巴浪、白浪、巴纳木。清康熙年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白朗县。
春秋周邑。后属郑。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周王 “与郑人苏忿生之田” 有 “隤”。杜注: “在修武县北。”古邑名。春秋周邑,后属郑。在今河南省获嘉县西北。《左传》隐公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 《城口厅志》卷4: 柏家垭 “距厅西九十里。地势险要。嘉庆初,征剿教匪。曾设粮台于此。今称其地为粮台”。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寻改为南川砦。集镇名。在河北省怀来县城北部。属存瑞乡。人口700。明洪武年间建村,名南窑,后以南山改今名。产谷子、玉米、高粱。为全国战斗英雄
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新塘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太仓州: “新塘市镇在城东三十里。”
1941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栖霞县东部析置,治马连冢 (今山东栖霞县东北马陵冢)。1953年7月撤销,并入栖霞县。旧县名。又称栖东行署区(县级)。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栖霞县东部析置。以位县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后)》: 崇祯五年 (1632)三月十七日,“左转得大悲寺,寺旁有石,为智者拜经台”。即此。
又名武溘淀。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3任丘县:“五官淀在废阿陵县(治今任丘县东北陵城)之东,上流诸水悉汇于此。”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侧博隆湖口南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西岸有“奴垒必儿忒”。后属三姓副都统。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被俄割占。
在今四川巴塘县北。清雍正七年(1729)置冈里土百户。
即慕贺川。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一说在青海都兰县西南巴隆附近。《魏书·吐谷浑传》:世祖时“慕利延死,树洛干子拾寅立,始邑于伏罗川,其居止出入窃拟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