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

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九十里贺兰山拜寺口北岗上。建于西夏时期。两塔东西对峙,相距80米,均为砖砌空心八角檐式塔,高40余米。东塔十三层,自二层以上每层每面影塑两个彩绘兽面,兽面之间彩绘日、月、云图案,造型瘦削。西塔十四层,外形比东塔粗壮,自二层以上各层每面正中有浅佛龛,龛内有影塑彩绘罗汉像和护法神像。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北贺兰山拜寺口内,与贺兰县交界处。两塔东西相对,相距100余米。东塔砖筑八角十三层,高约34米。塔身作密檐式,除第一层较高外,第二层以上檐与檐之间的高度骤然缩短,第十三层之上,置上仰莲瓣形刹座,上承托相轮。檐下每面有两个砖雕兽面,怒目圆睁,十分威猛。塔室为圆形,向南一面辟券门。塔内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原有木梯可以攀登。西塔砖筑十三层,外形和高度与东塔相似,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塔身檐下每面正中有一浅龛,龛内塑一佛像,或坐或站,形态各异。龛左右饰以兽头,口含串珠。每层塔棱转折处,塑有佛像一尊,使塔壁面充满神秘庄严色彩。两塔之间,原建有佛寺,已废,塔和寺始建年代未见记载,但公元16世纪的宁夏地方志中引有安塞王朱秩炅的诗句:“文殊有殿存遗址,拜寺无僧话旧游。”1986年维修时于天宫中发现了绢画等文物,证实塔和寺始建于西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中新河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新开河”条下:“中新河、下新河亦在江东门外,南去上新河十里,流通大江,官司船舫所泊处也, 皆洪武初所开。”

  • 汤池

    ①即今辽宁东港市东北汤池乡。民国《奉天通志》卷81安东县:“挂网河东南流,右岸西(应为东)三里许汤池子村有温泉。”即此。②在今河南安阳市郊。《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八年(383),前秦苻坚令慕容垂自邺讨

  • 乌苏城

    在今山西沁县西南二十余里乌苏村。《魏书·地形志》:铜鞮县有乌苏城。即今山西省沁县西南乌苏村。《魏书·地形志》:乡郡铜鞮县“有乌苏城、沙石堆”,即此。

  • 矮岐山

    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35日照县: 竹子河 “源出县西南五十里之矮岐山”。《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引 《县志》 谓 “顶有双峰,竹子河发源于此”。

  • 淮南铁路

    自安徽田家庵 (今淮南市) 东南九龙岗起,经合肥至芜湖北裕溪口。全长215公里。1934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自安徽省蚌埠(东站)经长丰(水家湖)、合肥至芜湖(北站),长263千米。原为开发淮南煤矿而

  • 红草沟

    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义院口关”条载:“又北二十八里曰三岔口,又北三十五里曰红草沟。景泰中,朵颜来犯县北之车渠庄,官军击败之于红草沟,是也。”

  • 平陶县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二十里平陶村。北魏太武帝改为平遥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文水县西南。属太原郡。北魏太武帝名焘,因而改为平遥县,移治今县址。

  • 三道镇

    即今黑龙江拜泉县东南三道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1)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东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头坑屯,人口600。以境内三道沟为名。1955年设三道林子乡。1958年改

  • 延津关

    在今河南新乡县东南。《后汉书·袁绍传》:“绍乃度河,壁延津南。”《寰宇记》卷56新乡县:“延津关,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 阿得寨

    在今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军民府西堡长官司“阿驴寨”条:“(洪武)二十六年, 顾成平西堡贼, 拔阿得等(寨)。”即此。在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北。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