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拜城县

拜城县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拜城 (今新疆拜城县)。十年 (1884) 属新疆温宿府。民国初属阿克苏道。1930年属阿克苏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属阿克苏地区。面积1.5万平方千米。人口20.5万。辖2镇、11乡和大宛其农场。县人民政府驻拜城镇。汉属姑墨国,唐属姑墨州,宋属西州回鹘,称摆音,为拜城地名最早记载。明作摆城。清初设拜城军台,下有拜城、赛里木两城,属阿克苏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年)设拜城县。拜城,维吾尔语意为“富有”。清末,属阿克苏道,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1949年属阿克苏专区,1970年属阿克苏地区。四周群山环抱。境内有木扎提河、喀普斯浪河、台勒维丘克河、喀拉苏河、克孜勒河等五条主要河流,都发源于天山深处。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经济以农为主,农牧结合。主产小麦、玉米、稻、油菜籽、胡麻,并产杏子、苹果、葡萄、瓜类等。饲养羊、牛、马、驴、骡、驼等。有煤、铁、铜、铅、锰、云母、萤石、重晶石等矿。古迹有克孜尔千佛洞。


猜你喜欢

  • 南水

    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为赣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宜春县: “南水,东至新淦入湖汉。” 《清一统志 ·袁州府》: 袁江 “古名南水,亦曰牵水,又曰渝水”。

  • 荻芦寨

    南宋淳祐三年 (1243) 置,属连江县。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黄岐半岛北端之北茭。宋置,即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北茭。属连江县。南宋淳祐时置武济水军于此,有水军千余人。元置有巡检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 牛心谷

    在今陕西蓝田县南。《旧唐书·吐蕃传》:广德元年(763)吐蕃陷长安,“郭子仪领部曲数百人及其妻子仆从南入牛心谷”,即此。

  • 议论堡

    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十五里。清设议论社。

  • 化林坪

    在今四川泸定县东南兴隆镇东化林村。清代为川藏要冲。康熙二年(1663)于此设化林营。1913年改设化林县,次年改设县佐。

  • 扎哈苏淖尔

    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额尔齐斯河西岸。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既会布昆,北流径札哈苏淖尔东。扎哈苏二淖尔皆周数十里,南北相去里许,两淖尔间置卡伦”。

  • 省溪县

    1913年改省溪长官司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万山特区。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废。旧县名。1913年由铜仁府属省溪司所辖地方析置,治万山(今贵州万山特区驻地万山镇)。因设治条件不备,1

  • 郎娇

    即琅。 即今台湾南部屏东县之恒春。 清光绪 《台湾舆图并说》 恒春县舆图说略: “于是相度阴阳, 经画久远, 实维琅之猴洞山形环抱, 中豁平原,堪建城池。”

  • 管界寨

    ①明置,在今江西贵溪县东南。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时巡司移驻上清镇。②约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部。《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管界寨在 “县西北六十里。宋曰水陆管界巡简寨,在县城内。嘉祐中迁澥浦上,改今名

  • 下邳驿

    在今福建福安市东。《方舆纪要》卷96福安县:下邳驿“在县东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