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
即今安徽新安江支流扬之河(练河)。源出安徽绩溪县北巃丛山,西南流至歙县城西为练江。《寰宇记》卷104歙县:扬之水“北从绩溪县东(应为西)南流六十里,至临溪馆入歙县界,至郡城西与四水合流,东南流入新安江,即今睦州界”。《元丰九域志》卷6:歙县有扬之水。《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扬之水“在县西。源出巃嵸山下,谓之扬溪。西南流十里,经扬溪铺。又南经县治西南之三里桥,又西南流十七里,地名临溪,与徽岭、大鄣诸山水合流,而入歙县界,为新安江之上源”。
即今安徽新安江支流扬之河(练河)。源出安徽绩溪县北巃丛山,西南流至歙县城西为练江。《寰宇记》卷104歙县:扬之水“北从绩溪县东(应为西)南流六十里,至临溪馆入歙县界,至郡城西与四水合流,东南流入新安江,即今睦州界”。《元丰九域志》卷6:歙县有扬之水。《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扬之水“在县西。源出巃嵸山下,谓之扬溪。西南流十里,经扬溪铺。又南经县治西南之三里桥,又西南流十七里,地名临溪,与徽岭、大鄣诸山水合流,而入歙县界,为新安江之上源”。
即今广西融安县南浮石镇。清乾隆 《柳州府志》 卷6融县: “浮石墟在浮石塘。”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毘河南岸姚渡乡。清嘉庆 《金堂县志》 卷2: 姚家渡 “在治 (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 南九里兴隆场”。
①春秋楚置,即今江西波阳县。《史记·楚世家》: 楚昭王 “十二年,吴复伐楚,取番”,即此。秦置番县。②亦作蕃。藏文音译。指西藏远古某地区,或指吐蕃即西藏地区,或指大蕃即藏族聚居地区。(番pó) (1)
一作雅普尔古庄。即今新疆岳普湖县。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喀什噶尔: 岳普尔湖 (庄) 在 “城东南二百里”。1943年置岳普湖县于此。
即今山东昌邑县南七十里北孟乡。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北孟集。因地处孟山之北,故名。1945年为昌南县人民政府驻地。
元置,属南靖县。即今福建南靖县北甘棠。清以后废。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置,在今福建省漳州市南。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南枣林庄。《元史·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上都兵也先帖木儿军破通州,燕铁木儿与 “战于檀子山之枣林”;又 《顺帝纪八》: 至正十八年 (1358),毛贵攻漷州,“至
①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源出含山县与巢湖市交界的青龙尖,东南流经含山县清溪镇,又西南流入裕溪河。《水经·沔水注》: 栅水 “又东左会清溪水,水出东北马子岘之清溪也。东径清溪城南,屈而西南,历山西南流,注
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忠路镇东。《方舆纪要》 卷82忠路安抚司: 革井溪在 “司东一里”。
即今山东寿光县东北三十四里上口镇。清嘉庆《寿光县志》有上口村。1983年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