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兰
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之萨乌兰。元代为察合台汗国属地。《明史·西域传四》:“奉贡通名天朝者……曰扫兰。”
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之萨乌兰。元代为察合台汗国属地。《明史·西域传四》:“奉贡通名天朝者……曰扫兰。”
即今广东惠东县治平山镇。原为平山驿,清雍正八年(1730)于此置平山巡司。1958年改设惠东县。
北宋置,在今甘肃天水市北。《宋书·夏国传》:熙宁二年(1069)三月,“夏人入秦州,陷刘沟堡,杀范愿”。即此。
又作礼仪山。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六十里汇西乡西南渠江东岸。南宋宝祐三年(1255),为抗蒙元建城于此。《宋史·地理志》 渠州:“宝祐三年,徙治礼义山。”《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诸王莫哥都复攻
相当今四川都江堰市南之羊马河。《水经·江水注》:“又穿羊摩江,灌江西。”杨守敬疏:“或以崇庆州东之羊马河当羊摩江。”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五里。始建于晋武帝时,初名遵善寺。隋开皇二年(582)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改名大兴善寺。 《酉阳杂俎续集》卷5:“靖善坊大兴善寺,寺取大兴城两字、坊名一字为名。”隋唐时为
即方亭县。今四川什邡县。《旧唐书·地理志》 什邡县:“汉县,属广汉郡。后周改为方宁。”宁为亭之讹。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升博州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 (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茌平、莘县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 改东昌路。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以博州改置,治所在
又名浮阇山、浮巢山。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与巢湖市接界。《寰宇记》 卷126慎县: “浮阇山亦名浮槎山,在东南四十五里。” 《方舆胜览》 卷48庐州: 浮槎山 “在梁县东南三十五里。按 《隋志》云,有浮阇
在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东南五十四里尚稽镇南与开阳县交界处。原名河渡关,后改今名。1935年1月,红三军团由此突破乌江,击溃黔军侯之担部,进军遵义。
即今山东即墨市东北店集镇。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所置即东县曾迁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