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房县

房县

①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盘山县东南古城子乡附近。东汉属辽东属国。东汉末废。《水经·大辽水》: 大辽水 “东南入塞,过辽东襄平县西。又东南过房县西”。即此。

②明洪武十年 (1377) 改房州置,属襄阳府。治所即今湖北房县。成化十二年 (1476) 改属郧阳府。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盘山县西。属辽东郡。东汉后废。(2)今县名。在湖北省南部。属十堰市。面积 5110 平方千米。人口49.5万。辖7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而得名。春秋称防渚,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东汉末为房陵郡治。三国魏为新城郡治。南朝梁末为岐州治。北周改房陵县为光迁县,改新城郡为光迁郡,又为迁州治。隋大业二年(606年)为房陵郡治。唐贞观十年(636年)改光迁县为房陵县,为房州治。天宝初改为房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房州。明洪武八年(1375年)降房州为房县,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属郧阳府。1914年属襄阳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1950年属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65年复属郧阳专区。1970年属郧阳地区,1994年属十堰市。地处鄂西北山地,四周高山环绕,略成盆地。北部属武当山,南部属大巴山,主要河流为堵河、马栏河。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芝麻。并产油桐、油茶、漆树等,黑木耳有名。矿产有磷、石煤、铜、铁、铅、锌、重晶石、水晶石等矿。有机械、电力、制药、棉织、化工、食品、建材、木材加工等厂。烙花筷、黄酒为地方名产。209、316国道在城关相交。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温泉寺、黑龙洞、挂榜岩、七里河遗址、房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猜你喜欢

  • 新祺周镇

    即今江西新建县北江西省蚕桑综合垦殖场,近永修县界。南浔铁路经此。

  • 上湖城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置,属诏安县。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北上湖。明、清时为戍守要地。即今福建省诏安县东北寮上湖。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筑,为戍守处。

  • 邵武溪

    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富屯溪。《元和志》卷29建州邵武县:“邵武溪水,源出飞猿岭,东南流经县西。”《清一统志·邵武府》:邵武溪“源出光泽县,东南流经邵武县城北,会诸溪水,其流益大,俗名大溪。溪上多苍崖紫石,

  • 钱塘县

    南朝时改钱唐县置,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隋开皇十年 (590) 为杭州治,大业初为余杭郡治,唐初复为杭州治。五代吴越时与钱江县同为杭州治。北宋与仁和县同为杭州治。南宋为临安府治。元为杭州路治。明、清为杭

  • 辋川镇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北辋川镇。《方舆纪要》 卷99惠安县: 辋川镇在 “县东北十里。阻山负海,民居繁密。嘉靖三十七年,县屡被倭患,因议城之。四十一年,城始就,周四里,与县城相犄角”。在福建省惠安县东北部,

  • 涪阳坝场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涪阳镇。清道光《通江县志》 卷2: 涪阳坝 “离城九十里”。北周符阳县治此。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江县苏维埃驻此。

  • 崖门

    即今广东新会市南崖门。在崖山与汤瓶嘴山间,形如门,故名。元 《宋季三朝政要》 卷6: “戊寅六月,祥兴帝迁于崖山。崖山在海中,两山相对,势颇宽广,中有一港,其口如门,可以藏舟。(张)世杰以为形胜之地,

  • 罗关赕

    宋大理置,属善巨郡。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南部。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蒗渠州。

  • 清平镇

    ①北宋初置,属盩厔县。即今陕西周至县东终南镇。大观元年 (1107) 升为清平军。②元应昌县。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西南四里。明杨荣 《北征记》: 永乐二十二年 (1424)五月,“丙申次清平

  • 箕屋山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一百里五山。《水经·潍水注》: “潍水导源潍山。” 东汉许慎 《说文》: “吕忱云: 潍水出箕屋山。” 《淮南子·墜形训》: “维出覆舟。” 盖一山而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