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成都府

成都府

唐至德二载(757)以蜀郡为玄宗“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760)撤销京号,为剑南四川节度使治。治成都县、蜀县(后改华阳县,今四川成都市)。宋为成都府路治。蒙古入蜀改为成都路。明复改成都府,为四川省会。1913年废。


唐至德二载(757年),以蜀郡为玄宗幸蜀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760年)罢京号。治成都县、蜀县(乾元元年〔758年〕改蜀县为华阳县,今成都市)。剑南西川节度使驻此。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成都、新都、郫县、温江、双流等市县地。蒙古入蜀,改为成都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为成都府。辖境东起今四川省绵阳、德阳、简阳、资阳等市,西至邛崃山及仁寿、崇州等县市,北至安县、茂县等县,南达内江、井研等市县。明、清为四川省会。1913年废。


猜你喜欢

  • 夏阳路

    亦名灵关路。唐、宋雅州通吐蕃三道之一。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北行,溯宝兴河而上,经芦山县、宝兴县,一取今东河东北行越邛崃山至今理县;一取西河上越夹金山至小金县。《新唐书·韦皋传》:贞元十七年 (801),奉

  • 顿谷江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8博白县: 顿谷江在 “县西南四十里。源出飞云山……入于南流江”。

  • 东井

    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1贵州:东井“在州东北二里。中有怪石,踊跃而出,流入地,出上郭石口。江施诗云:深随石窦千寻去,远自云峰十里来”。《清一统志·浔州府》:东井“水从怪石涌出,流入石底

  • 雷溪山

    在今湖南郴县东六十里。《清一统志·郴州一》: 雷溪山 “高五里。雷溪水出焉”。

  • 建都郡

    东晋成帝时析建宁郡西北部置,属宁州。治所在新安县 (约在今云南武定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武定、禄劝等县地。南朝梁末废。东晋时置,治所不详。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武定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带。后废。

  • 方岭寨

    即今河北井陉县东十二里西方岭乡。《方舆纪要》卷14获鹿县:方岭寨“在西屏山麓。元末居民设砦于此,据险自保处”。

  • 僰溪口

    亦名僰口,即僰溪 (今綦江) 注入长江之口。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北顺江镇。《寰宇记》 卷136江津县: “南齐永明五年,江州县自郡城移理僰溪口,即今理也。” 《明史·地理志》 江津县: “东南有僰溪口,僰

  • 蛟门山

    一作鲛门山。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北甬江口外柱门岛。宋 《宝庆四明志》 卷18定海县: 鲛门山在 “县东四十里。一名嘉门山。其山环锁海口,出鲛门则大洋也”。

  • 长堤

    ①在今河北冀州市北。《方舆纪要》卷14冀州:长堤“在城北,抵宁晋、新河县境。高丈余,长百三十里,以防滹沱漳河之涨溢。成化十八年知州李德美所筑”。②在今山东东明县南。《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长堤“在县

  • 雄远军

    五代南唐保大末年改新和州置,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北宋开宝八年 (975) 改南平军。五代南唐保大末改新和州置,治当涂(今安徽当涂县)。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名南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