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惠寺
唐贞观十九年 (645) 建,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外法源寺。“安史之乱” 时,史思明改名顺天寺。明正统二年 (1437) 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 始名法源寺。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建,在今北京市宣武门外。安史之乱时,史思明改为顺天寺。
唐贞观十九年 (645) 建,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外法源寺。“安史之乱” 时,史思明改名顺天寺。明正统二年 (1437) 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 始名法源寺。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建,在今北京市宣武门外。安史之乱时,史思明改为顺天寺。
又名龙泉河。源于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老龙窝,流经大安村过教军场入大石河。《水经·圣水注》:防水“出(良乡)县西北大防山南,而东南流径羊头阜下,俗谓之羊头溪,其水又东南流,至县东入圣水”。
唐贞观四年(630)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八年(634)改为盖州。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2清平县:“龙角砦在县(今凯里市炉山镇)北五十里。亦苗砦。《志》云,县多仡佬诸苗,是也。”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五十里塘头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江都县东北有塘头。民国 《江都县续志》 卷1: 里河津渡有 “塘头镇”。(1)在江苏省江都市东部、老通扬运河两岸,东邻泰州市海陵区。面积63
即今台湾省苗栗县西南通霄镇。原为吞霄社。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土官卓个卓雾亚生起事被擒杀于此。清设吞霄汛,有外委驻守。日本占领期间设吞霄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通霄镇。本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
即艑山。在今湖南岳阳市南。亦即 《水经注》 之编山。宋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湘人以吴船为艑,山形类之,故以名山。上有塔,曰哑女塔。”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 韭菜川 “源出东山,流经卫南与毡帽山水合,南流至赤城堡为东河之上源”。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金明县(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安寨县一带。贞观二年(628)废。
即古雍奴薮。在今河北省东部,为诸淀泊之总称。《清一统志·顺天府一》:三角淀“按古时,惟三角淀最大,又当西沽之上,故诸水皆会入于此。今渐淤而小。《新志》:合相近诸淀泊,总谓之东淀云。延袤霸州、文安、大成
即今安徽利辛县西五十二里王人镇。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王老人集在“东北乡九十里,淝河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