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唐川
今四川茂县西北赤不苏河,为黑水支流。《旧唐书·地理志》悉州悉唐县: “县置在悉唐川。”
今四川茂县西北赤不苏河,为黑水支流。《旧唐书·地理志》悉州悉唐县: “县置在悉唐川。”
①隋义宁二年(618)置,属资阳郡。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一百四十里发轮镇南。一说在今资中县西北龙结镇。《元和志》卷31:龙水县“以县西北有溪,屈曲绕州如龙,因以为名”。唐武德初属资州。宣和二年(11
在今云南梁河县东十五里。《明一统志》卷87南甸宣抚司: 蛮干山 “在司东一十五里。土酋恃其险阻,世居其上”。
又作棣华馆。唐置。即今陕西丹凤县西北棣花乡。
①在今河北平泉县北官坟梁村附近。《辽史·地理志》:中京大定府泽州有“石子岭”。其地为燕京通往中京驿路必经之地,宋王曾《上契丹事》:“至铁匠馆,过石子岭, 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
明万岁山之俗称。即今北京故宫神武门北景山公园内景山。明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卷24:“俗所谓煤山者,本名万岁山,其高数十仞,众木森然。相传其下皆聚石炭,以备闭城不虞之用者。” 又明刘若愚 《明宫史》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东南水泉凹村附近。清为察哈尔右翼镶红旗驻地。
在今四川南溪县北。清嘉庆《南溪县志》卷2:两母桥“在县北十五里。亦名两木桥。为北达富顺孔道。自昔山径崎岖,每夏涨水,人皆病涉。相传有姑媳皆孀者,捐家资建此桥,因名。后人叠次增修,行人利之”。
即今四川绵阳市北青义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绵州: 青衣铺 “在州西僻路十里”。
在今河南陕县东北三门峡人门岛东。《清一统志·陕州直隶州一》:公主河“在州东北四十里三门山之左。唐开元中,凿此通漕,以避三门之艰,流百丈许,复入河”。
又作大防岭。即大房山。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八月,晋李存审等率兵“自易州北行,庚子,逾大房岭”,即此。即“大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