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恩平县

恩平县

唐至德二年 (757) 改齐安县置,为恩平郡治。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明郭子章《郡县释名》 广东卷: 恩平县 “县南一里有恩平江,源出平城山,东流至南门,俗呼南门河水,东流至新会蚬冈入 于海。县以江名也”。乾元元年(758) 为恩州治。大顺二年 (891) 移恩州治阳江县,县属恩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阳江县。明成化十四年 (1478) 析阳江、新兴、新会三县复置,属肇庆府。治所即今广东恩平市。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4年改设恩平市。


古旧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改齐安县置,治今广东省恩平市恩城镇。先属恩平郡,后属恩州。宋、元属南恩州,明属肇庆府。1959年与开平县合并,改设开恩县。1961年恢复恩平县。1994年再撤,改设恩平市。


猜你喜欢

  • 下二台镇

    即今辽宁昌图县东北下二台乡。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昌图县:“县属双庙子……下二台之西十二里。”

  • 定难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中和二年 (882) 以夏绥银节度使号为定难军。治所在夏州 (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辖境屡有变化,长期领有夏、绥、银、宥四州之地,相当今陕西长城、清涧河以北、秃尾河以南及内蒙古伊克

  • 下河寨

    即今江西宁都县东南八十里下河。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江西省宁都县东南八十里。路通闽越,山泽寥廓,明置巡检司于此。清因之。后废。

  • 涂 (塗) 井镇

    北宋置,属临江县。产盐。在今四川忠县东北八十里涂井乡。《宋史·哲宗纪》: 元祐三年 (1088),“忠州言临江涂井镇雨黑黍”。即此。清设州判驻此。

  • 吉阳山

    ①一名三姑山。即今安徽黟县东北三十里三府尖。黟山主峰之一。《方舆纪要》卷28黟县:吉阳山“今名三姑山。高三百三十仞,周三十里,有三峰鼎峙。吉阳水出焉”。②一名吉山。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南。《元和志》卷27

  • 建平郡

    ①三国吴永安三年 (260) 置,属荆州。治所在信陵县 (今湖北秭归县南)。魏灭蜀后,置建平郡都尉于巫县 (今四川巫山县)。西晋咸宁元年(275) 改为建平郡。太康元年 (280) 灭吴,将两建平郡合

  • 封平县

    东晋末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冈州。贞观十三年 (639) 废。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南。属新宁郡。南朝宋改属新会郡。隋大业

  • 竹篑桥镇

    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北竹篑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溧阳县:“竹篑桥镇在城西北四十里。”

  • 汤浦市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南二十里汤浦镇。旧属绍兴县。清康熙《会稽县志》卷1:汤浦市“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

  • 浮槎山

    又名浮阇山、浮巢山。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与巢湖市接界。《寰宇记》 卷126慎县: “浮阇山亦名浮槎山,在东南四十五里。” 《方舆胜览》 卷48庐州: 浮槎山 “在梁县东南三十五里。按 《隋志》云,有浮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