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陵州
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思陵河北岸思陵。宋属邕州左江道。元属思明路。明洪武三年 (1370) 废,二十一年(1388) 复置,直隶广西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县南部地。清属太平府。1916年废。
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思陵。明属思明府。洪武三年(1370年)废,二十一年复置。直隶广西省。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县南部地。清降为土州。
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思陵河北岸思陵。宋属邕州左江道。元属思明路。明洪武三年 (1370) 废,二十一年(1388) 复置,直隶广西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县南部地。清属太平府。1916年废。
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思陵。明属思明府。洪武三年(1370年)废,二十一年复置。直隶广西省。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县南部地。清降为土州。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8马营堡:红山“在堡东南二十里。山高险,石色多赤。下有红泉,东流合大河入龙门峡”。②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西南,与武安市接界处。《方舆纪要》卷15广平府永年县:
南齐置,属广州。治所在龙乡县(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南朝梁移治安遂县(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隋废。南朝齐置,治龙乡县(今广东罗定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罗定市及阳春、云浮等市部分地区。南朝梁移治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三沙”条记:三爿沙“向为三沙门户。《志》云,三爿沙孤立海中,倭贼从东北大洋而来,必经此沙。南行则苏、松及宁、绍、台、温之界也”。
从今山西大同至永济市蒲州镇。全长约854公里。清宣统元年(1909)动工,先修太原至平遥段,1911年后时断时续。至1936年从太原到风陵渡的同蒲路南段建成;从1935年至1939年太原至大同段也建成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贡寮乡东南隅,为台湾岛东北端。因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登陆,称“Santiago”,音译为“三貂”。明末流寓沈光文《平台湾序》称为“三朝”,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有“山朝山
亦作沙克哩。俗名二道河子站。清吉林将军境内北路驿站之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二十二里。光绪 《吉林通志》 卷 57: 萨库哩“在拉林多欢站东七十里,北二十二里至阿勒楚喀城”。
北宋置,属安阳县。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里天喜镇村。《清一统志·彰德府二》:天禧镇“宋天禧中徙林虑北齐镇于此,因名”。
①即怀远军。北宋置,治所在怀远县(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老堡乡)。《方舆纪要》卷109怀远县:怀远旧城“景德四年,宜州澄海军校陈进作乱,据宜州,陷柳州,官军退保象州,贼攻怀安军,知军任吉等击走
①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大同县 “意辛山” 条内: “ 《志》 云:府西北五百余里有官山,上有九十九泉,流为黑河。”②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南宋绍定六年 (1232)蒙古败金兵于
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南童营。清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童家营巡司 “在山阳县黄河北岸,分防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