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怀州

怀州

①北魏天安二年(467)置,治所在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市)。太和十八年(494)废。东魏天平初复置。隋开皇十六年(596)治所野王县改名河内县。大业初改怀州为河内郡。唐武德二年(619)复为怀州, 治柏崖城(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四年(621)还治河内县。天宝元年(742)改为河内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怀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焦作、沁阳、武陟、获嘉、修武、博爱等市县地。金天会六年(1128)改为南怀州,天德三年(1151)复为怀州。蒙古宪宗七年(1257)改为怀孟路。

②辽世宗时置,治所在扶余县(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一百五里岗根苏木)。取太宗耶律德光怀陵为名。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金皇统三年(1143)废。怀州遗址尚存。

③西夏置,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东南黄河西。元废。

④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怀安军置,属成都路。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同兴场。一说在淮口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金堂县及成都市东境。二十年(1283)并入金堂县。


(1)北魏天安二年(467年)置,治野王县(隋改为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太和十八年(494年)废。东魏天平初复置。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武陟、博爱两县以西,济源市、秦岭山脉以东地区。隋大业初改为河内郡。唐初复为怀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名河内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怀州。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焦作、沁阳、武陟、修武、获嘉、博爱等市县地。金天会六年(1128年)以临潢府另有怀州,遂改为南怀州。天德三年(1151年)复旧名。北宋属河北西路。金属河东南路。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升为怀孟路。(2)辽大同元年(947年)置,治扶余县(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岗岗庙村)。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北部。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3)西夏初期置,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东南黄河西或在永宁县东北。辖境不详。元废。(4)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怀安军置,治今四川省金堂县怀镇南沱江南岸。后废。


猜你喜欢

  • 肃然山

    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六十里。《史记·封禅书》: 元封元年 (前 110),武帝 “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金史·地理志》:莱芜县有肃然山。《清一统志·泰安府》: 肃然山“ 《县志》,高二十

  • 斡孙站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元 《经世大典》: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斡孙站”。明改五速站。元置,在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西岸五如吉屯。明作五速站。

  • 石狮垭山

    在今四川重庆市北。《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石狮垭山“在县北九十里。二山峭峙,四壁绝险,中盘小径,分渝、合之界”。

  • 苏抚支线

    即抚顺支线。自辽宁沈阳南苏家屯至抚顺。

  • 斜谷道

    又作斜谷。褒斜道之斜谷段。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后汉书· 刘焉传》: 刘焉据益州,“任(张)鲁以为督义司马,分别部司马张修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 (

  • 罗甸县

    1930年改罗斛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罗甸县。在贵州省南部,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013 平方千米。人口31.2万。辖7镇、19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坪镇。明设罗斛哨,

  • 大渔野寨

    即今浙江苍南县东南五十里大渔镇。《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平阳县:大、小渔野二寨“在(金乡)卫东南,连坐海滨,倭由此犯卫城”。

  • 烂泥渡镇

    又称赖义渡镇。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滨 (延安东路外滩对面)。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上海县东有 “烂泥渡”。

  • 吉祥山

    ①在今江西宜丰县北。《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新昌县:吉祥山“在县北五十里。一名瑞云山。山高耸,中有聪明泉”。相传唐悟本禅师居此。②在今湖北大冶市东。《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吉祥山“在大冶县东。《武昌

  • 嘉应寺石塔

    即治平寺石塔。在今河北赞皇县东南十里嘉应寺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