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怀安县

怀安县

①三国吴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一百里思怀。后废。东晋末复置。南朝梁改为怀泽县。

②三国吴分宛陵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四十里,一说在县东南百里。西晋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宣城县。

③南齐改安怀县置,为东官郡治。治所在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隋开皇时废。

④唐开元十年(722)置,属庆州。治所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元和志》卷3怀安县:“古居近党项藩落,开元十年,检逃户初置,故以‘怀安’为名。”五代时废。

⑤唐末置,属新州。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南四十里怀安镇。辽属大同府。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初废,二十六年(1393)改置怀安卫。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复改为怀安县,属宣化府。民国初属直隶口北道。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1年迁治柴沟堡(即今怀安县)。1952年直属河北省。

⑥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析闽县敦业等九乡置,属福州。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北。咸平二年(999)移治淮安(今福建福州市西淮安)。明洪武十二年(1379)又移治今福州市。万历八年(1580)废,并入侯官县。


(1)古县名。(1)三国吴分宛陵县置,治今安徽省宁国市东南。属丹阳郡。晋改属宣城郡。南朝陈天嘉五年(564年)省入宣城县。(2)三国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南。属丹阳郡。后废。东晋复置。南朝梁改名怀泽县。(3)南朝齐以安怀县改名,治今广东省惠东县西北梁化。属广州。隋开皇时废。(4)唐开元十年(722年)置,治今甘肃省华池县西北怀安。属庆州。五代废。(5)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析闽县敦业等九乡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西北。属福州。咸平二年(999年)移治今福建省福州市西淮安。元属福州路。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徙治今福州市。万历八年(1580年)废,并入侯官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西北部,西邻山西省。属张家口市。面积 1660 平方千米。人口24.6万。辖4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柴沟堡镇。唐长庆二年(822年)取“怀恩而安”意,改夷舆县为怀安县,治今旧怀安,属河北道新州。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废县置卫,治今怀安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复置县,属直隶宣化府。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1年与万全县合并,称万安县。1945年复设怀安县。1949年县人民政府迁今址。1952年划归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59年属张家口市,1961年复属张家口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张家口市。地处洋河盆地西部,中低山、丘陵、盆地交错。洋河流经。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玉米、高粱、薯类、豆类。有刀具、化肥、水泥、啤酒等工业。京包铁路及110国道、张大等公路经此。古迹有昭化寺、汉墓群、明长城。


猜你喜欢

  • 八坼镇

    又名八测、八赤、八尺、八斥、北坼。即今江苏吴江市南二十里八坼镇。清徐崧、张大纯纂辑《百城烟水》卷4:“八坼塘自北来,至此向东而南,向西复南,俨似弓形。唐范传正治水劈河而直其路,斥土为二,故名八坼。”元

  • 崇庆军

    南宋绍兴十四年 (1144) 以高宗潜藩升蜀州置,治所在晋源县 (今四川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新津等市县地。淳熙四年 (1177) 升为崇庆府。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以高宗潜藩,改蜀州为

  • 马脑城

    南宋宝祐四年(1256)建于马脑山,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九十里马嘴乡西北马嘴山。有建马脑山城摩岩石刻。民国《南川县志》卷2:马嘴场在“龙崖城西南三里。龙崖城一名马脑城”。

  • 登头岭

    在今江西寻乌县西。《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长宁县: 登头岭在 “县西四十里。行者必登绝顶,路始得通,因名。有登头隘”。

  • 小贞村

    即今上海青浦县南小蒸镇。明属华亭县,洪武七年(1374)置小蒸巡司于此。

  • 鸡栖原

    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北三十里霍山上。《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八年(576),北周伐齐,“使永昌公椿屯鸡栖原”。又齐主“分军出汾水关, 自帅大军上鸡栖原”。皆此。在今山西省霍州市东北霍山高平处。《北齐书·后

  • 孟养土司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以云远府改置为孟养府,后为麓川思氏所并。三十五年 (1402) 得其地仍称府。永乐二年 (1404) 改置为孟养军民宣慰使司。治今缅甸孟养。正统十三年 (1448) 又为麓

  • 沈家窝堡

    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东北沈家镇。民国《呼兰县志》卷1:沈家窝集“(距府)六十里”。1928年建成之呼海铁路经此。

  • 长门镇

    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南闽江口北岸长门,为江口要塞。清代设长门汛。

  • 双港镇

    ①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南双港铺。②清置,属天津县。即今天津市南郊区海河西岸双港镇。清设千总驻守。③即今江西波阳县西双港镇。鄱江经此西北行二十二里入鄱阳湖。为濒湖水陆要隘,清时有水师营参将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