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张仪城

张仪城

即今四川阆中市。战国秦惠文王灭巴国后,张仪重建。《新定九域志》卷8阆州:“阆中古城,本张仪城也。”《舆地纪胜》卷185阆州:张仪城,“《图经》云:秦司马错执巴王以归,阆中遂筑此城。今仪庙存焉,谓之张仪城”。唐贞观时移阆中县于今市东二十里白沙坝,故又以此为张仪城。


猜你喜欢

  • 外水

    即今四川成都市府河及其下游岷江。《晋书·毛璩传》:“初,璩闻(桓)振陷江陵,率众赴难,使(毛)瑾、(毛)瑗顺外江而下。”《宋书·刘钟传》:“随朱龄石伐蜀,为前锋,由外水至于彭模,去成都二百里。”皆此。

  • 杏子河

    即古龙尾水。在今陕西靖边县南。《清一统志·延安府一》:杏子河“在靖边县南三十里。源出总管塔,南流径牛头坡,又径杏子城西,入保安县(今志丹县)。至志丹县南合延水。延河支流。在陕西省北部。源于靖边县大路沟

  • 桓水

    即今四川、甘肃境内之白龙江。《尚书·禹贡》: “西倾因桓是来。” 《水经·桓水注》: “ 《地理志》 曰: 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书》又曰: 西倾因桓是来,马融、王肃云: 西治倾山,惟因桓

  • 删丹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元和志》卷40删丹县:“按焉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县。”东汉兴平二年(195)改属西郡。北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改为删丹县,属张掖郡。唐属甘州,后陷于吐蕃。

  • 渡村镇

    即大村市。今江苏吴县西南渡村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吴县图: 西南有大村。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吴县西南有 “大村镇”。并记: “大村亦作渡村,为洞庭东山入县之要道。”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马寒山

    亦名马衔山。即今甘肃临洮县北马啣山,接榆中县界。《明史·地理志》狄道县:“北有马寒山。”《方舆纪要》卷60狄道县:马寒山“其山绵亘数百里,势极高峻,虽炎夏冰雪不消,亦名马衔山”。

  • 黄公望墓

    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西麓。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平江常熟 (今属江苏) 人; 出继永嘉 (今属浙江) 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善画山水,师董源、巨然。晚年

  • 伊丽河

    即伊列河。今新疆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之伊犁河。《新唐书·突厥传下》:显庆初,苏定方等讨阿史那贺鲁,“定方兵纵破其牙,俘数万人,获鼓纛器械,贺鲁跳度伊丽水。(萧)嗣业次千泉,(阿史那)弥射至伊丽,处月

  • 张皋儿

    即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南张皋镇。清属丰镇厅,乾隆四十年(1775)移高庙子村巡检驻此。

  • 信阳县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义阳县置,为信阳军治。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而改名。治所即今河南信阳市。元至元十四年 (1277) 为信阳府治。十五年 (1278) 为信阳州治。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