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道
即今黑龙江尚志市东南开道村。中东铁路开道支线经此。
即今黑龙江尚志市东南开道村。中东铁路开道支线经此。
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八十里。《水经·洛水注》: 洛水 “又东合黄城溪水。水出鹈鹕山。山有二峰,峻极于天,高崖云举,亢石无阶,猨徒丧其捷巧,鼯族谢其轻工,及其长霄冒巅,层霞冠峰,方乃就辨优劣耳。故有大小鹈鹕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左翼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达尔维西南。
在今北京市东北二十里东坝。《明史·恭闵帝纪》: 建文元年 (1399),“李景隆及燕兵战于郑村坝,败绩”。即此。在今北京市东。《明通鉴》: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与(李)景隆战于郑村坝,…
即今山西原平县西北轩岗镇。同蒲铁路旧有支线由此通石滩煤矿。
亦作依拉哈、伊勒哈。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南伊拉哈镇。《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条下:“喀穆尼站,又四十二里至伊拉喀站。”
又名弋山、光山、浮光山。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八十里。《后汉书·郅恽传》:郑敬“乃独隐于弋阳山中”。
一名七里头。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七里滩镇“旧为盗贼出没之所。向有巡司。嘉靖中移置于保康县之常平堡”。
即今江苏宿迁市西北王官集镇。《清一统志·徐州府二》“沙坊集”条下:王家营集“在(睢宁)县东北四十里”。
在今湖南宜章县北三十五里。即黄岑山东麓。两峰对峙,盘折而上。《舆地纪胜》 卷57引《图经》 云: “路登陟盘旋摺叠,故名摺岭。” 明嘉靖时,知县胡勃凿山开道,行者便之。
即今青海贵德县境之黄河。《后汉书·西羌传》: 东汉永元五年 (93),护羌校尉贯友,“攻迷唐于大小榆谷……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 “此大河即黄河。河水至此有逢留之名,在二榆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