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开元路

开元路

金末蒲鲜万奴东夏(又作东真)国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附近。元太宗五年(1233)移治建州故城北石墩寨(即今黑龙江东宁县东南五里大古城)。七年(1235)移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辖境西起今辽宁开原、吉林四平及松花江流域,北抵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口,南及今朝鲜东北部地区,东至于海。大德(1297—1308)后,析黑龙江下游地区置水达达路,辖境缩小。至正二年(1342)又移治咸平府(今辽宁开原市北老城镇)。明初废。


蒙古太宗置,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辖境西起今黑龙江省嫩江以西,北抵黑龙江口,南至今朝鲜东北部,东濒日本海。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稍前于黑龙江下游地区析置水达达路,辖境缩小。至正二年(1342年)移治咸平府(今辽宁开原市北)。属辽阳行省。明初废。


猜你喜欢

  • 华墅镇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北四十五里华士镇。清光绪《江阴县志》卷2:华墅镇“市北枕砂山,南俯市河,东西相距三里,南北相距二里余。邑中市镇之大者称华墅、青旸,列肆繁盛,百货皆备,濒江各乡贸布者,向以午夜率明灯列

  • 广苕山

    在今浙江安吉县(递铺镇)西南二十八里山河乡。《方舆纪要》卷91孝丰县:广苕山在“县(治今孝丰镇)南三十里。天目正阴,苕水发源处也”。

  • 方山关

    在今陕西汉阴县西三十二里。《舆地纪胜》卷189引《元和志》云:方山关,“(唐)贞观十二年置,北阻方山,南临汉水,当东西驿站”。《宋史·高宗纪》:南宋绍兴二年(1132),“金人攻方山原,陕西统制杨政援

  • 台北府

    清光绪元年(1875)置,治所在淡水县(今台湾省台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新竹、宜兰以北地区。光绪二十年(1894)为台湾省会。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占领,府废。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淡水

  • 黄陵隘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境黄陵村。《清一统志·梧州府》: 黄陵隘“在岑溪县东一百二十里……有兵汛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清时设兵戍守。

  • 三亚

    即今海南省三亚市。明正德《琼台志》卷6崖州:三亚水“在州(治今崖城镇)东一百里。出白佛齐岭,经椰根三亚村通毕潭港,合临川港入海”。清时设把总防守。

  • 拉卜楞设治局

    1926年由甘肃临夏、临潭及青海循化析置,属甘肃兰山道。治所即今甘肃夏河县 (拉卜楞镇)。1928年改为夏河县。1926年置,治今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镇。1928年升县,并改名夏河县。

  • 婆露国

    即婆鲁师洲。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新唐书·地理志》 附 《广州通海夷道》: “ (胜邓洲) 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国。”

  • 猴岭山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怀庆府一》: 猴岭山 “北接太行,有阻猿麓,俗称侯景山”。

  • 高盖山

    即今福建永泰县西高盖山。《寰宇记》 卷100福州永泰县: 高盖山 “在县西七十里。常有紫云所盖,因曰高盖山。有水色如金,亦曰金枝山。太守陶夔记云,山有石井,深三丈,石盆广二丈,清净如镜,土人徐登在此得